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电影里的“冬眠”技术或在2030年实现 但会有些不一样

发稿时间:2017-03-01 16:49:43 来源:财经界(www.cncjj.com)

目前的冬眠技术还无法阻止人类的衰老或延长人类寿命。

在前一段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太空旅客》中,飞船阿瓦隆号的大厅里摆放着5000个“摇篮”,所有人像婴儿一般在里面沉睡。经过120年的星际飞行,他们将在飞船着陆前4个月苏醒,抵达一个新世界。这个神奇的“摇篮”就是休眠舱,在飞船发射前,所有人都要进入舱内,通过药物和环境的控制进入假死状态,经历一次漫长的“冬眠”。

这种听起来有些“玄幻”的技术其实并非只存在于电影里,虽然如今人类还未准备好开展星际旅行,但“冬眠”技术理论上已经可以实现。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还表示,正资助Space Works Enterprises的深入研究,后者的目标就是让宇航员进入人为冬眠状态,以完成类似《太空旅客》中的星际旅行。Space Works Enterprises认为,冬眠技术可以在2030年NASA首次载人火星之旅成行前准备完成。

要想实现人为冬眠,Space Works Enterprises可能要将人体的核心温度降至32摄氏度,再帮助人们镇定下来,包括阻止身体因寒冷自然发抖。医院已经在使用这种技术,当病人受到创伤性损伤,比如心脏骤停,由于缺少血液流通而需要更多时间治疗时,就可以采用名为“治疗性体温过低”或“目标性体温管理”的方法。

降低体温会让病人进入类似无意识的状态,以此作为神经保护剂。由于血液流动变缓会导致缺氧,降低体温可减缓新陈代谢率和诱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然而,病人通常只会保持这种状态几天时间,最长的纪录是在中国创造的,保持了14天。结果显示,对患者没有造成持续性或负面影响。Space Works Enterprises则想利用当前技术,将健康人类的冬眠时间大幅延长。

该公司表示,星际旅客不需要像电影中那样处于长期冬眠状态,他们的冬眠可以依照交错的方式持续展开,比如冬眠两周后清醒过来,恢复几天后再次冬眠,并不断重复这个循环。“我们的医疗团队更关注一个循环能够持续的时间,因为复苏期似乎不会造成任何持续性或长期影响。 ” 

(图说:登陆火星任务中宇航员的“冬眠”(torpor state)时间表)

在《太空旅客》中,人类进入冬眠后飞船会开启自动驾驶模式,计算机负责监控飞船的各种功能。但在现实情况中,至少有一人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以便在最初测试时照料船员和飞船系统。

目前,载人飞船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随着技术进步,Space Works Enterprises很可能延长冬眠的持续时间,让宇航员在整段旅程中始终保持冬眠状态。而在宇航员进入无意识状态时,一条充满营养液的静脉导管将维持他们的生存所需。

不同于阿瓦隆号上可以让女主角长跑健身、男主角种树造花园的空旷空间,Space Works Enterprises要努力减少每个人在太空船上所占的空间面积。如果宇航员处于睡眠状态,生活区、日常用品以及食物等方面的所需资源就能减少,更多资源可以投入到飞船加速和保护船员方面,比如提供更厚的辐射屏蔽。且生活、食品物资减少后每个人占据的空间也将减少。

Space Works Enterprises认为,他们可以将NASA的太空船的体积缩小52%到68%。更小的太空船可以节约探索宇宙的成本。 

不过现实版的“星际冬眠”始终无法实现一点:电影中,人们在阿瓦隆号上是“舱中只一眠,世间已百年”,乘客抵达新世界时真实寿命并没有增加。但目前的冬眠技术还无法阻止人类的衰老或延长人类寿命,因此时间跨度上百年的星际飞行目前还不可能成真。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