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我们为什么被人民日报头版点赞(4)

发稿时间:2016-04-19 22:51:52 来源:财经界

  人才培养主要是构建多层次培养体系,培养管理、设计、制造、施工、监理、检测的技术与产业工人队伍。

  发挥区位优势,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重庆日报:重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钢铁业如何借势?

  周绪红: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两条腿走路,鼓励钢结构走出国门。我觉得,有必要成立国际钢材与钢结构技术标准协调委员会,建立中国与国际主要标准体系的转移和对接机制,制定有约束力的产品代换设计规范,为钢材和钢结构进入国际市场消除技术障碍。还要给予钢结构出口以政策倾斜,推进钢材与钢结构出口和产能转移,从而带动钢铁、建筑、房地产及装备、桥梁等相关产业“走出去”。

  重庆日报:具体可以怎样做?

  周绪红: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接点上。要发挥区位优势,“特殊而独特的作用”,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承接海外工程,另一方面,为钢结构龙头企业产品出口提供配套服务。此外也要建设采购聚散、公共仓储、加工、供应配送、电子商务等一体化物流基地。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钢结构承担“去产能”

  重庆日报: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钢结构建筑,这里面有什么考量?

  周绪红:这背后至少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二是绿色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发展钢结构顺应了这一发展理念。钢结构改变了传统建造方式,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品质功能;其建造过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构材料可再生利用、建筑垃圾排放少,钢结构建筑本身还可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储备,大量采用钢结构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这样说,钢结构是实现绿色发展与钢铁去产能的重要连接点。

  重庆日报:“十二五”期间,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仅为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桥梁结构中,钢结构所占比例还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什么?

  周绪红:一个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量,钢结构的建造成本要高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方式。企业更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只看每平米的造价多少。实际上,钢结构是施工装修一体化的,如果考虑其寿命成本,环境成本等,算下来也并不比传统的建造方式贵。另一个方面也需要转变观念,降低钢结构的应用成本。再就是产业化工人太少。钢结构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普通的劳动力是做不到的。然而,目前我国在产业化工人方面还不够强。这也制约了钢结构的发展。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