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杨绛先生遗体在京火化为什么不举行追悼会?对杨绛先生的评价

发稿时间:2016-05-27 17:06:13 来源:财经界


 
  杨绛先生遗体在京火化为什么不举行追悼会?对杨绛先生的评价   
 
  杨绛先生遗体在北京火化,遵照杨绛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杨绛、钱锺书家中所藏存珍贵文物字画,已于生前全部无偿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籍、手稿等,亦均作了安排交待,捐赠国家有关单位。
 
    杨绛先生曾自谦,自己不是专业作家,只是一个业余作家。但从她留下的文本中,我们似乎永远能感受到文字间,那蔓延而出的隽永及温情。或许,通过阅读她的作品,表达敬意,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杨绛老先生走了,这个在全国人民心中有份量的作家诗人走了,实在是中国有良心的一位老人,他和钱钟书先生真的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一 对伉俪,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老先生的话是对杨绛先生最高的评价。
 
    一直记得钱老对杨绛先生的饱满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寥寥八字,胜似千言万语。不会忘记钱老见了先生之后的倾慕与爱意。他说没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我听过最美的情书。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现在是,我一个人,怀念你们仨。
 
    看了知乎里众人对杨绛先生的各种评价,几乎要落泪。这样一对天作之合神仙美眷终于是再相逢了。他们那个时代终是过去了,今时这么多人对她的热切美评,换作普通人定能含笑九泉,但杨先生不在乎呀,淡定自若的气度在现世我怕再也找不到了,恭喜您,终于又团聚了。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是家中第四个女儿。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大学借读。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一起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杨绛先生早年创作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被多次搬上舞台。来到社科院后,她翻译了《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多部高水平的译作,朱光潜先生对她的翻译也是倍加赞誉。杨绛先生一生创作不竭,著作丰厚。1980年,她发表了长篇小说《洗澡》;1981年发表《干校六记》并被译成多种语言;1984年作品《老王》入选初中教材;1985年散文集《隐身衣》英译本出版。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2007年,再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据悉,2001年,钱钟书、杨绛把一生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截至2016年,该奖学金捐赠累计逾千万元,惠及学子上千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25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杨绛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我们感谢大家对杨先生的关心,同时呼吁媒体和全社会尊重她的意愿。请让杨先生安静地离开,和她挚爱的丈夫、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团聚。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