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李河君的天命前年:无需再等上帝相救

发稿时间:2016-07-13 15:24:33 来源:财经界

按照某种宿命,李河君注定要闯过两次激流。
 
一次是金沙江的惊涛,他一锹一土完成了“八年抗战”,拦江建成金安桥水电站,书写传奇;另一次则是光伏产业的激流,他纵身跃入薄膜发电领域,开始了第二次博浪,滩险弯多,激流汹涌,而今仍在途中。
 
经历了一年的蛰伏后,7月2日,这位49岁的客家商人带着汉能团队研发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在耀眼的灯光下亮相,重回舞台中央。
 
他并不讳言汉能去年遭遇的风波。他说过往的一切,都是修炼。这句话颇带他那一批中国企业家的风骨。多少巨浪滔天,多少浊流东去,一时的浮沉,从来改不了江流的走向。
 
在之前勇闯金沙江的往事中,他曾说“要努力到上帝出手相助时”。如今汉能再遭险阻,但李河君淡定自如,他已无需寄望神明,因为他相信,他所专注的事业,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未来。
 
一年后,李河君将年满50。而在这天命前年,汉能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革?
 

 
 
李河君归来 
 
7月2日晚,一场大型发布会打破园区的寂静。舞台上,镁光灯向四处投射出炫目的电光,低音音响的声波响彻天空,台下的人群不时发出阵阵惊呼——一切迹象都显示出,这是一次积蓄已久的能量爆发。
 
在“汉能移动能源战略暨全太阳能汽车发布会”上,工商界领袖、社会名流和媒体记者组成的4000多名参会者,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聚集在那个久违的中年男人身上。
 
李河君在台上轻快踱步,不同于年轻创业者的张扬,他显得气定神闲,演讲的声音也极富感染力。
 
他最先表达的是感谢:一是对关键时刻给予汉能支持的国家相关部门,一是对过去一年,“在最困难时刻一直坚守”的同事们。他甚至还感谢了那些恶意做空汉能股票的投机者,“让我们反省和得到成长”。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去年股市的“黑色一日”。
 
2015年5月20日上午,彼时的李河君正在北京奥森公园做一场演讲,而没有人预料到,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却在此时出现暴跌。汉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流。
 
其实,李河君并不是一个惧怕洪流的人,也正是改革的洪流改变了他的命运。
 
1984年正值改革年代,他考入北京就读大学。几年间,距离他并不遥远、科研出身的柳传志已经打造出“联想286”,缔造了中关村的传奇。
 
风潮涌动下,他大学时便组织过30多名同学在食堂门口卖胶卷,26岁便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始第一次创业。毕业之际他向导师借了5万元,在中关村开始了博浪的征途。
 
在草莽崛起、英雄辈出的商业大潮中,没有任何资本背景的勇敢者们,靠的只有百折不挠的念力。
 
1994年,李河君收购了第一家小型水电站,并开始深耕其中。同一年,华睿集团(后更名为汉能控股集团)得以成立。随后水电生意逐步做大,他就此与清洁能源结下渊源。90年代末,李河君一举拿下西南地区8个水电站的协议。
 
那个激荡风云的时代,年轻的李河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全世界都我”
 
    传奇背后,是惊人的执着。从1994年到现在,李河君其实只坚守着干了一件事儿,就是清洁能源。 
 
    这条注定孤独的道路上,他数次身陷绝境,一度被当做孤注一掷的“疯子”。
 
2002年,一次赴云南的投资考察中,李河君在金沙江畔得知有上亿千瓦的水电资源有待开发。调研后,汉能与云南省签署协议,对金安桥水电站进行建设。
 
    李河君曾回忆,水电行业投资规模大,资本回收周期长,尽管投入了上百个亿,但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到任何经济效益。面对公司内部的反对声,他力排众议,坚持上马。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