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莫过度悲观 看万科、碧桂园、恒大如何"活下去"?

发稿时间:2018-09-30 14:52:58 来源:财经界综合

财联社 优秀公司都是在冬天谋划、布局和跨越。

  关于朋友圈万科“活下去”的段子解读:

  1,自己:要活下去;

  2,同行:你们活不下去;

  3,给国家看:我们快活不下去了,救我!

  4,给群众看:我们活不下去了,别骂了!

  5,给银行看:如果我们活不下去,你看着办

  2008年,王石提出“拐点论”,结果没大拐,09年小阳春就拉起来了;

  2014年,郁亮提出“白银时代”,结果没白银,依旧黄金了好几年;

  2018年,郁亮再提房地产进入“转折点”了,万科要“收敛”和“聚焦”

  从直观的第一印象看,这是万科第三次喊“狼来了”;

  可问题是事不过三,这次同行会全信万科的“悲观论”么?

  过往,楼市都有3、5年的小周期,但每次万科喊“冬天”来了,大多都是在楼市调整后1年之后,时机掌握得挺好。

  即2007年开始调整后的2008年开喊行业“拐点论”;2013年供需结构调整后2014年开喊“白银论”;每次喊了之后,也“幸运”迎来了2008年的4万亿救市利好,2015年的去库存利好……而2018年这一次,有媒体和业内人士解读说,其一,万科是喊了让同行看,尤其是中小房企被折腾了,直接卖给大房企高位套现算了;其二,是喊给有关部门看,毕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当然万科也知道,有关部门肯定不会听龙头一家之言,但郁亮喊出之后,媒体助攻,同行复议……掀起一波“活下去”的辩论赛、热议潮,形成一波“诉苦”的潮水——这,就不可小觑了。

  事态的确升级了,“活下去”这3个字,刺激了不少地产人的敏感的神经。相当于在2018年本就足够焦虑的地产人伤口上,再洒了一把盐。

  事实上,活下去,这三个字,过去都是中小房企在喊,可如今,龙头万科也来“抢词”了,这多少让同行“抑郁”。

  事实上,围绕活下去,同行前前后后“助攻”的声音和举措也不少,碧桂园喊出“提质控速”,恒大喊出不以规模为首要,而是“规模+效益”并肩走之外,加速降价打折促销也是助攻。同样,话题王融创孙宏斌也反复强调,融创现在最关心的是“安全命题”。

  反过来看,巨头企业,忧患意识大一些,即是情理之中,也是必然逻辑。

  因为企业大了,安全比速度重要100倍。

  对巨头房企而言,宁可确保99%以上的安全而放弃业绩高增长的诱惑,也不要冒着高风险换来业绩高增长的冒险。企业都是前三了,都5000亿了,肯定更懂得安全第一的前提;

  而所谓的规模扩张和加速前进,更应该属于第二梯队,所以,看看TOP20到TOP10房企,大多都是清一色的规模第一、速度第一。

  但关于活下去的言论,房企和同行还得辩证的看。

  其一,万科素有忧患意识,这次是继承优良传统而已;

  其二、郁亮这几年天天念叨学习华为,而华为在经营态度甚至经营哲学上有一条就是忧患意识,就是华为的冬天,这一次换成了翻版的《万科的冬天》;

  其三,是万科的冬天,但不见得是你的“冬天”;是万科的活下去,不是你的活下去。

  一个行业的悲哀是,一个13万亿的行业,不能因为一个龙头房企喊出“活下去”就认为所有的房企都要“活下去”,这个逻辑是脆弱的。正如正荣地产总裁王本龙所言,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

  任何时候,都有好企业和差企业之分,不可能所有企业一个活法。

  而且今天万科的市占率才4%左右,这个行业还远没到终点,未来谁是龙头都还存在变数。老潘的言下之意,是提醒,今天第二梯队的房企,固然要关注市场之变,但也要看行业格局之变,今天,第二梯队的落后者,规模第一可能依旧是战略第一性选题,因为这是整个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深度洗牌的大格局所决定的,而且在楼市调整期,洗牌会更鲜明,分化会更严峻,裸泳者,内伤者都会在一波显现,优秀者反而更能脱颖而出……当然,这一波调整通道,对第二梯队房企而言,前提是你是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规模增长,即现金流为王的强运营体系为前提下的规模增长。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