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古佛徐氏技艺 手工挂面传承百年 老夫妇做挂面教程

发稿时间:2016-03-28 10:08:01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在重庆市北碚区三圣镇古佛村,徐中海的手工面算是当地的一大名片,每个周末,来自重庆主城各地的市民都会驾车前去购买,有时甚至会等上两个小时。徐中海的古佛徐氏手工面技艺,是土生土长的南派制面技艺,传承百余年,因地制宜,工艺古朴,着重于对面条质感的把握。

19世纪末期,由于三圣境内寺庙众多,玛瑙庙内的僧人旭明邀请古佛村唐代江等人打制石磨,用于寺内磨制面粉,制作面条,作为素食招待香客。后唐代江效仿僧人旭明,自制石磨,磨成雪白细腻的面粉,一举改变了村民吃“扯耳粑”的历史。而制作面食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历经和面、发酵、盘条、扯条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工序,制成细长条状面条,再经太阳晾晒成为今天手工挂面的雏形。


唐代江的独子唐伯怀自幼随父亲制作手工面,他在和水制面的过程中巧妙地加入一定量的盐和碱,成功解决了手工挂面不易保存、不易成型、容易断条的问题,命名“古佛面”。图为制作手工挂面第一步:注水和面。和面的水必须采用古佛村的水。面粉和好后,适当饧面,然后再加入适当比例的盐和碱,盐碱可以增强面条的柔韧性和劲道感,也可根据节气,适当增加盐的比例。

1974年,古佛村年轻人徐中海拜师到唐伯怀门下,唐伯怀将全部制面技艺倾囊相授。学会了古佛面制作技艺之后,徐中海就一直在村中开办的制面作坊工作,后改成村办工厂,一做就是大半辈子。图为徐中海在进行初次打面。加入盐碱配置好的初面,需经过初次打面,以保证水、盐、碱和面的充分搅拌与融合。在未借助机器以前,初次打面一般要用石磨干推,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二次打面。这是古佛徐氏手工面技艺的独到之处,初次打面是充分搅拌水、盐、碱和面,但二次打面的意义已不止于此,其主要目的是运用机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烘烤面粉,使面粉迅速烘熟,保证制品最后的口感与特性。图为徐中海老伴宋泽容在打面。

改革开放后,土地下放到户,三圣镇辖区内农户种植的小麦大面积增加,每户都用剩余的小麦到集市换取成品面,村民自办的手工面家庭作坊也陆续增加,其中便有脱离村办加工厂的徐中海。图为徐中海在压面。经过二次打面的熟坯,上机压制成0.2厘米左右的面片。在没有机器以前,手工很难把握石磨与面片的力度,往往造成面片薄厚不匀,除非有20年制面经验的老师傅,才能熟练完成。
压制好的面片,稍微饧面,就可切条成丝,古佛徐氏手工面就初步制成了。此时的面已可以进行食用,但为了长期保存,还需晾晒。

由于徐中海的手工面是传统技艺和现代机械相结合的产物,备受欢迎。尤其是通过“二次打面”工艺后,他的面具有“面薄如纸,入水即熟,回锅不泥”的特点,这让他一时名声大噪,手工面远销北碚、渝北、江北、合川等地,在冬季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图为徐中海在切面。

徐中海和老伴在作坊里忙碌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屋里,传承着百年的手工面技艺。

切好的面条,散挂于晾竿上,转入室外日照充足、通风透气的地方。通过日晒风干,可以迅速蒸发掉留存于面条中的水分。

由于面条全靠太阳晾晒,受天气影响较多。天气好时,最高一天能卖600斤左右,平均一个月在1万斤。但在冬天雨季基本就没有生产。图为徐中海在晾晒挂面。

面条颜色由黄转白,缩水成丝,古佛徐氏手工面就基本完成了。晾晒好的面条,取回室内,根据食用和保存习惯,用刀切成20厘米左右的短面条,分把包装。

徐中海的女儿徐义玲也加入到手工做面的行列,成为第五代传人。每到周末她都会在家帮助父亲做面。
2015年7月,徐中海为还原古佛面的历史脉络,更名为“古佛徐氏手工面”,如今的古佛徐氏手工面技艺仍以家庭作坊为主,但在市场经济中以传统的制面技艺和良好传承信誉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2015年11月,《古佛徐氏手工面技艺》入选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为挂面被切成20厘米左右的短面条。

曾有市民建议他涨价,徐中海说,仍要保留物美价廉的特色,做当地老百姓吃得起的面。“开车的吃得起,犁田的也吃得起。”图为徐中海一家人在挂满面条的院子里吃饭。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