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再度跌破50的重要临界点,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景气度再度进入到收缩区间,在管理层各种刺激消费,房地产创纪录救市,不断降低利率超发货币的前提下,中国制造业依然出现了萎缩的迹象,这其实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如此之多的利好政策下还出现了制造业下跌呢?
首先,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至关重要。总体来看,国际经济分工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靠出售自然资源为主的国家,这里比较典型的主要有沙特、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这类国家通常多数都比较富有;第二部分是靠出卖专利技术,金融支持,高科技产品为主的国家,这里主要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多数是美国领导的欧美发达国家;第三部分就是以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为主的国家,这部分国家主要负责生产商品。
从这个国际分工就可以看出,能源出口国几乎是躺着赚钱,欧美是玩着赚钱,只有制造业国家是靠生产产品赚利润最薄的辛苦钱,这也是中,日,韩三国工作时间最长,相对欧美待遇较差的根本原因。但谁愿意干最苦的活儿,赚最少的钱呢,当然谁都不愿意,虽然自然资源无法自己决定,但科技方向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但这恰恰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国会带领小弟来打压试图挑战它核心利益的国家,而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国的美国,正在利用这种地位来重塑世界产业链,瓦解中国制造业。
其次,人民币汇率也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人民币贬值的时候,有利于出口,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而从7月初以来,在美元加息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人民币几乎出现震荡升值的态势,从最高的7.268升值到目前的7.19,虽然本币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化,但这对于出口却是不小的打击,尤其是对于那些利润微薄的产品出口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就目前这种就业困难,制造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人民币主动贬值比升值更具有现实意义,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在于争夺核心资产的国际定价权,就好比现在的石油,天然气,矿石,粮食,乃至芯片,金融衍生品都是由美元定价的,中低端工业品多数是由人民币定价的是一个道理,但这里的区别在于,中低端商品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中国从美国第一大贸易国跌至目前的第五就是这个原因,有些商品只要他不想用,就可以随时换掉,但哪个国家敢说不用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呢,所以,那种与美元争夺资产定价权的国际化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另辟蹊径。
最后,除了上述的外部因素之外,我们自身的内部需求不足也是个重要原因,这里实事求是的说,这个需求就是指的房地产需求,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全国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再度下跌30%,而房地产销售的下滑意味着背后100多个制造业产业链都会下滑,但这几乎是无法逆转的事,因为不管是从需求角度来看,还是从居民收入角度来看,都不支持房地产市场再度回到过去那种火爆的场景。
而作为国人最重要资产的房地产开始出现了下滑,则意味着民众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信心也会出现不足,而信心这种东西是很难逆转的,除非真的出现收入的明显增长以及收入的合理分配,而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就是通过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措施打破大家存钱的原因,让大家无顾虑消费,要么就是人民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国际化,现在再想像过去一样依靠美国的贸易上的施舍,已经变得不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