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第一季度,多数人似乎并没有感觉经济有什么明显的复苏,反而发现经济并没有原来预想得那么好,总体上来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都表现得不怎么好,出口方面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下滑了,至今还没有看到再次增长的迹象,消费方面更是不用说,刚刚过去的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为1%,这几乎是经济通缩的信号,而地产方面除了一线城市房价止跌之外,80%的城市依然成交量低迷。
既然央行反复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发展,广义货币增速高达12.9%,余额已经高达270多万亿了,那为何经济的发展依然看不出明显的上涨趋势呢,下面我就从出口,消费,地产基建投资以及货币等几个方面来分别看一下。
首先,从出口的角度来看,自从去年10月份以来就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而且从主要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明显的滞涨和下滑,我们已经不再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洲的出口也同样开始趋缓,中国赴美欧的航运指数下跌了90%,唯一增幅较大的就是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出口,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欧美在客观意义上来说依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部分地区的外贸出口下滑有很多主客观上的原因。
从客观原因来看,由于美联储的不断加息,确实令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外汇储备不足的国家,即便是想从事国际贸易,但手中没有美元也是无济于事的,此外,加息导致美元的使用成本攀升,这会在客观上抑制终端消费需求;从主观原因来看,随着中美经贸脱钩,贸易战的持续深入,美国确实再把中国产业链进行分散化,原本在中国采购的商品部分转移到了东南亚,南美洲的一些国家,这也令我们的贸易订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经历了这三年疫情令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原来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每个人的收入都是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增长的,所以,大家才会敢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消费,因为有未来的收入做保障;但经历了三年的疫情,令很多人都入不敷出,甚至是失业负债,这让很多人都明白了存款的重要性,关键时刻,手中有现金才是最重要的,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影响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是均等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客观来说,中国目前还达不到欧美发达国家那种福利化社会,我们暂时还无法做到医疗免费,教育免费,正是因为如此,多数底层老百姓不得不为可能发生的疾病,子女教育等提前存钱做准备,这就是所谓的有点小钱不敢花,因为遇事的时候除了存款很难指望上社会福利,这一点希望管理层能够进一步优化社会福利制度,做到均等化享受医疗,教育资源。
最后,从房地产基建投资来说,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5%,按照发达国家城镇化的70%标准来看,我们几乎已经完成了城镇化,现在处于城镇化开发的中后期了,而且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将来除了少数核心城市之外,多数城市的房子已经没有了投资价值,一旦某种商品不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那它的价格就很难再增长了,而一旦价格不再上涨,那买房的人和盖房的人都会变少。
此外,每当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基建来拉动经济,但这种模式拉动经济的作用正在逐级递减,这是部分人所困惑的货币超发的数量那么高,但经济依然很难起来的直接原因,因为超发的货币根本就没有流通起来,没有到真正需要钱的人的手中,都变成一堆钢筋水泥沉淀了,如果我们要想实现美国那种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方法也许只有一个,调整分配结构,增加多数人的收入才是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