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碧桂园也直接将这样的危机摆在了桌面上,接连发布两份公告,一则是上半年预计亏损450亿——550亿元,预计停牌筹备债务重组。一则是公布多项措施全力进行自救。显然,碧桂园开始慌了。
而且在这样的危机之下,碧桂园也打算寻求官方以及各个监管机构的指导以及支持。简单点来说,他们就是希望目前所呈现的危机,需要官方来兜底,而他们自己短期内没有这个能力来负责的意思。
所以,救还是不救成为了近期热议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碧桂园也在等待着这样的一个结局。暂且不论到底救还是不救,就个人觉得官方兜底的风险并不小。
首先,个人觉得“救市”并不能成为房产行业的底牌,不能一直助长这样的风气。
在过去,并非没有出现过这些事情,一些企业大佬为了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拼了命的都要进入房地产。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如果遭遇了一系列的危机,有人给他们兜底,或者说有些时候是不得不兜底。
就拿碧桂园当下来说,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争论救还是不救,就是因为很多人需要依托碧桂园配套下的供应存活,如装修、家居等行业,最关键的是,还有不少的普通人购买了碧桂园的房子,如果说房子拿不到手,又要背负巨大的债务。总的来说,一旦放任这样的危机爆发,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烂尾楼、坏账、就业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很明显,这样影响的层面也太大了,所以在过去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多时候官方都不得不出面为企业自己犯下的错误而承担。可这样的“风险”大家现在也都看到了,房产行业频频爆类似的事件,足以说明有一些企业就是抓住这一点,才会一心要去做大做强,根本不顾后果。如果长期助长这样的风气下去,房地产行业要想健康起来可能性很小。
其次,碧桂园并不是没有自救的能力,刚刚在文章的开始就说到了碧桂园出炉了自救的措施,包括专款专用、积极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等举措,力求将危机降低。
从这一点来说,碧桂园还是很值得称赞了,毕竟他们在危机爆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跑路”,而是要全力寻求房子的交付。而且在过去他们也确实不留余力的保交付,例如在2022年,碧桂园就交付了70万套,比排在第二的恒大多出了2倍多的交付。可见,碧桂园在普通人眼里也算是很不错的一家房企了。
可话说回来,这也并不是官方应该给他们兜底的理由。而且他们当下的困局主要是因为流动性的不足,也就是今年的销售业绩不太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补充,导致出现了短暂的危机。换句话说,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也可以缓过来。而且就目前来说,碧桂园底下的债务并未出现公开违约的情况,说明他们还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之前就已经过得艰难,只要咬着牙才走到了这一步。
但作为排名第一的房企来说,都有这个局面,更不要说其他的房企了,尤其是今年地产行业普遍遇冷。一旦官方出面兜底,可以想象这个扑面而来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