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直在鼓吹要与中国脱钩,但最近一段时间的经济停滞,就表明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德国的经济在过去的两个季度里都没有任何的增长,第一个季度的月均下降了0.3%,第二个季度的月均增速为0。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认为,是中国市场疲软导致了德国的经济困境。
但实际上,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并非我们没有购买石油,只是某些国家没有出售石油,这种情况被称为“脱钩断链”。
德国政府,包括首相朔尔茨,在“脱钩断链”问题上的立场仍然模棱两可,使得德国的贸易前景十分不明朗。
他们既表示对中国的重视,又表示对中国的贸易保护,让德国公司很难预料到今后的贸易形势。
经济的不稳定已经造成了德国的出口量下降,各公司也正面临着大量的订单取消,以及不断失去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这一点,某些较为冷静的德国新闻机构,也对德国政府发出了警示:中国正在发起一场与美国的“脱钩战”。
如今,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德国对中国的汽车及其有关商品的出口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到23.9%。
德国的汽车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德国的主要产业,同时也是德国出口额的主要来源,曾经占据着德国一半的出口额。
然而如今,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却是一日千里,中国的汽车出口更是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随着中国汽车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从原来主要依靠进口汽车转向自主生产和出口汽车。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很难再将两国联系在一起。
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的能力,在技术、质量和价格上都具有优势。
随着中国市场对本土品牌汽车的认同程度日益提高,德国车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量也在逐步下降,这给德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对于德国公司而言,出口额的下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今年以来,仅有6.2%的出口额来自中国。而中国也从德国第一大出口国跌到了第四。德国新闻媒体对此颇有微词。
与此同时,许多德国企业也认识到,在中国开展业务将是今后发展必须面对和抓住机遇。
近日,大众公司与小鹏汽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进行联合研发。通过此次合作,大众公司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中国高速增长的市场,促进其技术创新,提升其产品质量。
此外,奥迪公司也表示有意向从中国采购一揽子电动车开发平台。此举将使德中之间的汽车业合作更上一层楼。
中国对于德国公司而言,既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动力。中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潜力不断增强,给德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一些国家以为中国要依靠他们的产品和技术,所以才想要与他们脱钩,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想要我们的产品和市场的人。
那些试图脱钩的国家,很有可能会发现,他们已经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