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王爷中,有人将怡亲王胤祥戏称为“常务副皇帝”,这在个人权势方面大致符合实情。但若以政治地位和家族势力来看,怡亲王胤祥恐怕无法进入前五名。
在评判清代王爷的政治地位和家族势力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功封与恩封的区别:礼亲王、睿亲王、郑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这六家是开国功王,他们的家族基业是由于参与建国功绩而得来的,这是其他亲王所无法比拟的。而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则是皇帝恩封的,虽然地位显赫,但缺乏开国功绩的头衔。
2. “铁帽子王”的背景:这个称号实际上是乾隆为多尔衮平反之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亲王很少降级承袭,除非涉及重大过失或政治站队问题。乾隆确立了宗室爵位降级承袭的原则,同时将六家开国功王的爵位定为“世袭罔替”,才有了“铁帽子王”的称呼。
3. 旗主与领主的关系:开国功王除了庄亲王外,大多数都是旗主王爷,实权远超后来的亲王。庄亲王一系地位相对较低,他们的家族历史较短,且未能成为旗主。
4. 家族产业状况:开国功王的产业多得多,随着基业的迅速扩张,他们的产业也在不断充实。他们的子孙后代与当朝权贵、异姓贵族通婚,建立了紧密的政治联系。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如果以政治地位和家族势力来排名清代十个铁帽子亲王,御史认为顺序应为:礼亲王、睿亲王、郑亲王、豫亲王、肃亲王、怡亲王、庄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这个排序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