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已居世界首位,教育部已将降低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而教室光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儿童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善学校教室光环境品质已成为近视防控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才能保障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的品质效果,从而更好的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目标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北京大学儿童医学研究所马军所长指出,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提升应以整体教室光环境为改造对象,以优先利用天然光为核心原则,采用更严格的标准,对存在问题的教室照明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设计,更新替换优质的护眼灯具,才能保障高品质的改造效果。
北京铁路实验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就是这样的一个实践。由具备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照明设计,纳维光科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产品集成,联合共同打造高品质教室健康光环境。
照明设计负责人由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设计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许楠担任。许楠所长主编、参编国内多部中小学教室照明规范标准,对中小学教室光环境设计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他认为:“不同的学校、地理位置、空间形式,如墙体、桌面、地面的反射率和色彩不同,其对教室光环境均有重要影响,设计应相应的根据具体问题对灯具设备合理选择、调整布置方式,甚至其他空间要素进行综合改造,才会使教室光环境品质提升效果最大化”。本次改造设计采用比现行国家标准更高的T/CIES 030-2020《中小学教室健康照明设计规范》、T/CAQI 245—2021《学校教室照明护眼系统技术要求》,引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重点提升如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眩光控制,营造“无眩光”教室。
以降低眩光为重要目标,眩光会干扰学生的视线,引起视觉不舒适、注意力下降、视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长时间在眩光程度大的空间内视看作业甚至会损伤眼睛。我们选用了配备防眩光格栅的LED灯具,并根据教室的空间特征对原有灯位点位、悬挂高度进行针对性的排布与调整,使灯具的配光曲线发挥到最佳状态。同时,灯具采用了上下出光的照明方式,使背景亮度增加。经光环境测评显示,统一眩光值UGR<13,远远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UGR<19,有效降低视疲劳和视觉损伤,真正保护孩子们的眼睛。
2、 提升照度和均匀度,提高学习效率
教室课桌面、黑板照度水平和均匀度有了明显提升,改造后实测桌面平均照度初始值达到了500lx,黑板平均照度达到了700lx,提升了整体亮度水平,提高了视觉功效。
3、 提升空间明亮感,提升视觉舒适度,减少视疲劳。
视觉舒适度的衡量不仅仅是课桌面照度的指标,更重要的是空间明亮感和合理的明暗对比,本次设计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增加了漫反射,提升整体空间明亮感,形成了视看目标、周边环境、背景的最佳合理亮暗对比,课桌面照度均匀度达到0.87,光线柔和均匀,大幅增加视觉舒适度。
4、 超高显色指数提供良好的视看辩色能力。
教室空间显色指数Ra达到了97的高值,正红色显色指数R9达到96,均达到了先进标准T/CIES030-2020《中小学教室健康照明设计规范》中Ra>90,R9>50的要求。
改造后的教室灯显色指数
改造后的黑板灯显色指数
5、 达到国家光生物安全指标,保障了学生的用眼安全。
经测试,升级替换的灯具的频闪和蓝光安全防护等级均达到了国标GB40070的规定。
本次照明的提升改造的成效显著,针对改造结果进行客观数据化的检测报告,达到远超国标的标准,形成验收的闭环,同时,学生和老师的主观评价也获得良好反映。
总结来说,主要归于专业的照明设计对项目的精细化设计和技术主导。实际上,教室照明提升改造是需要一个二次设计过程,它首先需要针对学校教室整体光环境问题进行诊断和针对性的专业照明设计。但目前,各省市逐渐开展的教室照明改造,以 “灯具替换”采购为主要模式,形成“重灯轻设计”情况,采购人往往过于关注灯具参数,而缺乏关注这个设计过程的专业化、规范化,很多教室照明改造的设计是由产品厂家进行,设计水准参差不齐,产品替换更新后往往出现没有合理的调整灯位、高度、布局,使得教室光环境的改造效果不尽人意。
因此,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中,应加强专业设计的技术加持和充分介入,如采用设计+产品一体化建设模式,依照更为先进的标准,才能充分保障改造效果的品质,最大程度落实儿童青少年防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