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机会来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速度将加快(2)

发稿时间:2020-08-08 15:51:43 来源:财经界

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统筹推动成都科学城与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一核四区”协同发展,联动4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按照“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共同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争取更多“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成都都市圈,推动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扩大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推动4市落实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部署,鼓励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促进人才发展一体化,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和专业人才市场产业联盟。

大力提升协同开放水平

协作搭建开放合作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经验按规定在德眉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复制推广。推动中欧班列(成都)高质量发展。提升开放口岸能级,争取设立更多综合保税区,推动天府国际空港航空经济试验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共同建设中国—欧洲中心、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中心及国际合作园区等。争取更多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进一步扩大西博会等国际展会影响。

共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推进行政审批无差别化受理,推动标准共商共通、检测认证结果互认。推动都市圈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口岸合作,支持外贸企业就近办理通关业务,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用好成都航空口岸过境免签政策。协同建设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增强开放型经济区域竞争力。建立投资促进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对接,联合开展投资贸易环境推介和项目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携手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支持成都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协同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成都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德眉资延伸。加强跨区域教学交流、教师培养和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建立职业教育联盟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优质民办学校跨区域建设分校,支持高校跨区域建设产业学院、研发平台、产学研园区。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合作,支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跨区域合作组建医疗联合体,推进医师跨市多机构执业。鼓励共建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探索异地养老服务机制。推动基本殡葬服务共享。

加快社会保障服务对接。推广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保障区域统筹调剂,加强医保目录、医保报销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衔接。推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建立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协同互认和社保、医保基金风险防控合作机制。推动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

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健全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应急处置与救援联动机制,共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加强交界地带城市管理联动,建立健全治安维稳、行动执法等协作机制。推动户籍便捷迁移、居住证互通互认,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建立毗邻地区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机制。探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提升成都都市圈精细化治理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共同开展生态建设。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统筹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共建生态价值转化体系,打造高品质宜居都市圈。合力加强沱江流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沱江生态防护林建设,共建一体化、高能级的沱江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带。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协同修复龙门山生态,开展岷江干流、东风渠、通济堰、柴桑河等绿色长廊建设。研究建立常态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协同推进环境保护。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工程。开展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协同推进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一体化,协同建设生态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共同完善区域防火预警监测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机制。完善联合环境执法机制,统一环境执法尺度,构建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的跨区域环境监管体系。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