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别被大佬们套路了,新零售不过是新瓶装旧酒(3)

发稿时间:2017-03-23 12:14:28 来源:财经界综合

“JUST IN TIME”概念同样适用于那些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供应链。

拿前文例子来说,如果服装厂能够根据创业者的需要加工,面料厂能根据服装厂的需要供货,纺织厂能够根据面料厂的需要织布......以此类推,那些新兴的原创品牌不至于因为消受不起囤货的压力而畏手畏脚。

那为什么六十年前就有的概念,始终无法融入到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中呢?

因为大部分的商家都拿不准市场需要什么。

即便是苏宁、国美这样的大企业,也无法准确判断下个月该多进些冰箱还是洗衣机。

在传统零售模式下,商家备货大多按照广告投放比例进行。每日销售数据仅仅在关店盘货时才会向上申报,这样层层上报到决策层时,可能距离商品售出已有数日之久。

这样不对称的信息对于销售端来说,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4.

如果说信息不对称阻碍了“JUST IN TIME”的推广,那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它来说就是风口浪尖。

只不过现在,“JUST IN TIME”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结合起来,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新零售。

所谓的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数据驱动下的零售形态,换句话说,新零售模式下的供货比例,是由数据说了算的。市场的数据反馈到销售终端,终端的数据反馈到工厂,工厂的数据反馈到原材料供应商,层层反馈上去后再按需生产,杜绝浪费。

近年来脱颖而出的快时尚品牌ZARA,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新零售模式的第一批受益者。

为应对谜一样的市场需求,ZARA建立了全天候的“数据处理中心”,每个销售网点都可追踪销售数据。

通常情况之下,决策层在商品上市初期,就可以根据销售数据识别畅销款与滞销款,之后迅速决定对相应款式扩大或停止生产,来保持高售罄率。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