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财经界》2017年第4期采写了大公司特写《出海看病记》
去年,我经历了一次体检,跟以往一样,体验很糟糕。除了每个科室门前熟悉的长队,还有草率的检查和医生随意的态度。体检结束后几日我拿到报告,密密麻麻的专业数值让我只能猜想我大概还算健康。但整个体检带给我的感受是:体检中心只是在简单粗暴地走着流程,他们并不真正关心你到底有没有隐藏的疾病。 如果你看过杂志文章中我们提到的日本的体检服务,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许多子女选择花钱让父母出国去做精密体检、早癌筛查,顺便来一趟旅行。虽然国内同样拥有顶尖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但软实力是买不来的,这可不是一日之功。 在这个选题的采访过程中,我意识到,尽管出海医疗价格不菲,但国外药品的更新速度和价格、治疗的预约时间以及政策上的便利性都是吸引国人出国看病、体检和辅助生育的关键。“性价比”依然是国人出国体检或看病时相当看重的一点。只要负担得起,谁不想要更好的医疗服务呢? 所以跨境医疗机构的兴起至少为国人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如果你有经济实力,又无法在国内接触到更好的医疗方案,可以出国试试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出国体检针对健康人群安排的简单行程相比,出国做重症治疗要复杂得多。 首先是病历翻译,专业的病历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可不是英语八级就能hold住的内容。必须有专业的医生把关,做准确无误的翻译。否则轻则闹笑话被海外医院打回病历,重则影响治疗,危害生命。 其次,医院和医生的选择也有不少门道。医院的排名不够明确,专科排名才值得细细琢磨。各国治疗方案的价格也差距不小。到美国看病,却因治疗价格太高打道回府的大有人在。根据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国家和医院科室都非常必要。 另外,一个采访对象告诉我,这个行业鱼龙混杂,不要轻易对一些医疗费用的折扣动心。海外医疗的费用计算复杂,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不少漏洞。近两年不少新机构纷纷成立,行业秩序亟待确立。 国内的跨境医疗服务从五六年前开始兴起,发展到今日仍属于小众市场,对很多人来说,即使知道国外医疗服务更佳,但医疗的本质还是本地化,患者并不喜欢离开家。同时,价格依然是让不少人止步的原因之一。 采访结束后,我开始跟我妈商量,要不要也送她去日本体检,顺便玩一圈。虽然被她一票否决,但我觉得,努力赚钱,送爸妈去海外体验更好的医疗服务,可能会是越来越多子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