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上市航空公司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8家上市航空公司亏损近700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3.8亿元。其中,此前盈利最多的国航亏损最大,上半年亏损194.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和南方航空也亏损超过100亿元,上半年分别亏损187.36亿元、128.37亿元和114.88亿元。
在国内所有上市公司中,上述四家航空公司也占据亏损榜前四名,亏损金额相当于20多家上市公司亏损的总和。去年同期盈利的三家上市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华夏航空今年均未能避免亏损,而去年年底资不抵债的山航今年上半年仍资不抵债,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2.96亿元。
去年年底,山东航空、上海航空、重庆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5家航空公司出现破产消息。截至今年上半年,又有4家航空公司资不抵债,分别是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南方航空汕头航空和东方航空江苏航空。民航局局长宋志勇也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民航业年度电话会议上透露,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82.2%,比疫情前提高11.9个百分点,12家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00%。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入不敷出,直接影响民航人才的流失。
宋志勇在工作会议中透露,两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成熟可用船长减少215人,占1.1%;船员失联9298人,占14%。很多企业减少招聘新员工,减少培训次数,降低技术培训速度。民航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和人才梯队的结构变化可能成为未来复苏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此同时,疫情改变了民航行业的各个层面。比如乘客构成的变化。受疫情影响,云办公、视频会议等远程、非接触式办公方式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习惯这种办公方式,这直接导致了公共化和商务化旅行是下来。今年上半年,高频率旅行者比大流行前的水平下降了70%。
疫情暴发以来,旅客的平均预订时间也从7天缩短到2天,这要求在航班计划和机票销售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出行人群中,90后、00后出行比例上升5.2个百分点,亲子游、银发游增加。另一个例子是市场结构的变化。疫情前,北京、上海和广州占全国航班和旅客吞吐量的16.5%和22.5%,但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分别下降了5.1和8.8个百分点。成都、重庆、深圳旅客吞吐量增长3.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90.8%的新增航空旅客来自一线城市以外的城市,增长了2个百分点。
此外,在国际航班“五个一”政策下,国内与国际旅客流量的比例从疫情前的8:1上升到现在的202:1。但由于国际航空货运市场需求逆势增长,客货周转量之比由疫情前的3.9:1上升至目前的1.2:1。基于这些变化,“积极探索差异化、精准分类监管,鼓励大型骨干航空公司围绕核心市场建设航空枢纽之间的航空快线;鼓励中小航空公司大力开拓中小城市航空市场,与重点航空公司优势互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大对新型航空集团的精准营销,开发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航空服务产品。
“这是民航局局长给航空公司的生存之道和方向。进入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多家国内航空公司披露了增资消息。有了更多的现金保障生存,航空公司需要更多思考如何积极适应疫情下行业的新变化,灵活、快速地调整业务结构和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