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母乳喂养应持续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该给孩子添加米汤面糊、水果和肉类辅食?什么时候该给孩子刷牙?近期,由荷兰皇家菲仕兰旗下子母奶粉品牌通过我国数字100调研平台实施的《0-36月龄乡镇婴幼儿喂养和育儿方式调查》,用基本的婴幼儿营养常识测试全国乡镇地区1539位适龄孩子家长,子母奶粉本次调研显示:以100分为满分计算,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34.4分。得分在60分以上、70分以上的,分别只有6.5%和18.1%,可见我国还需要加强对乡镇婴幼儿喂养和育儿知识的大力普及,让宝宝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首都儿科研究所关宏岩副教授指出,本次调研中用于测试的婴儿营养常识,均来自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有关婴幼儿喂养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点。测试的结果表明,专家学者认为的育儿常识,并没有成为孩子家长的“应知应会”,“常识不常”的现象普遍困扰着我国城乡家庭的育儿生活。
关副教授指出,我国卫健委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关于0-36月龄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两项重要指标:到2020年,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农村5岁以下孩子的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控制在12%以下。然而本次调研的数据显示,营养常识的认知不足,明显制约了目标的达成。 子母奶粉本次调研涉及的广东、四川、重庆、湖南等省市的172个乡镇地区,在能够正确回答“按照专家和权威机构推荐,正常情况下母乳喂养应持续到什么时候”这一问题的受访者中,孩子出生后第一口奶的母乳喂养率为93.2%,不知道这一常识的受访者中,第一口奶为母乳喂养的比率仅为83.3%。 乡镇孩子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与孩子的膳食结构有一定关系。子母奶粉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只有6.2%的受访者知道在菠菜、瘦肉、牛奶等食物中,哪一种食物含铁量最为丰富。只有27.9%的家长知道给孩子添加肉类和动物肝脏类辅食的合适时间(6-8月龄),分别有27.6%、31.6%把添加肉类和动物肝脏的时间延误了2-4个月,甚至4个月以上。 常识不常,也使家长们在育儿生活中“事倍功半”,为科学常识的匮乏不断支付“常识税”。例如,在本次由Dutch Lady子母主办的调研中,有67%的受访者因为担心自己母乳不足而使用配方奶,但完全知道医学上衡量母乳不足两项指标的家长仅占受访者的13.8%。如今的乡镇育儿家庭,为0-36月龄孩子购买各种儿童保健品、营养剂的支出已经高于纸尿片,仅次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为乡镇家庭的第二大育儿支出。但只要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添加辅食,很多开支同样是可以省下来的。 数年前的一些调研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乡镇育儿家庭缺乏科学育儿常识的情况会得到改观,但本次由子母奶粉主办的调研的所有受访者均是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并且在手机上完成问卷填写。调研结果显示,平时生活中,主要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获得育儿信息的受访者,在本次调研的营养常识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为37.1分。主要通儿科医生、报纸电视获得育儿信息的受访者,平均得分为38.1分。至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带动科学育儿常识在乡镇社区的普及。 关宏岩副教授指出:科学知识的传播,需要相对严谨的语境,连贯的言辞,但微博、微信、抖音等移动互联网的新传播方式的特点,恰恰是个人化、娱乐化、碎片化、去权威化。另一方面,信息渠道的传播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以什么方法和心态使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