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斗+大数据”产业链中,金牛区在上游端,重点发展芯片、测绘仪器研发生产等领域;在中游端,重点发展数据采集、GIS服务平台和软件开发、数字地图生产及出版等领域;在下游端,重点发展位置导航服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及培训等领域。 成都金牛北斗+产业园是西部唯一个以北斗+为主题的产业园区,是成都市北斗战略中“北核”的重要支撑节点,省市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匹配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赋予了承载产业聚集的核心功能,园区北斗+与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应用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逐步显现。 目前,北斗+产业园当前已建成产业载体50万平米,在建8万平米,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创新基地、企业孵化基地及创客中心、成都数据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备份中心等平台项目已落地。同时,视慧智图、九洲北斗、南方测绘、易华录等上百家北斗产业链知名企业已入驻园区。 线上线下“大佬”建言 当前,随着“新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北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合也有了更多新场景,对此,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带来了最新的行业信息与研究观点。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常委、院士沈昌祥围绕“用主动免疫可信计算保障数字经济高质健康发展”展开主旨演讲,他认为“‘新基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正在显现出强大动能,但对网络安全也提出了严重挑战。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投入与创新,还需要营造有利于大数据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良好环境,因此数据安全已成为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李建成围绕“数字时代的导航定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多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和现代化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PNT服务。“一直以来,卫星定位产业的发展,正是基于各类数字技术的推动。”李建成说。此外,李建成认为,5G时代加速到来,基于卫星定位、5G的人工智能在面向具体解决问题的表达以及对现实世界各类数据、现象之间的理解时,将代替人类重复定义的工作,“数字时代导航定位也有无限可能。”李建成说。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带来主题为“大数据感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演讲,在他看来,计算社会经济学是基于大规模的真实数据,用定量化的手段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因此,有三个要素极为关键:第一个是“真实数据”、第二个是“大规模”、第三个是“定量化”。如今,通过互联网可以面向上亿人做实验。周涛表示,“在未来,数据的采集方式将会越发多样。以大数据为原材料,以人工智能为方法,将给出社会经济更好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