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远征舰队东来,西方文化东渐,倭寇与海盗入侵骚扰,民众生活困苦.而东莞县治太远,鞭长莫及,管理困难,深圳宝安南头乡民向粤督请求,朝廷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设立了新安县,寓"革固鼎新,转危为安"之义.并在东莞守御千户所的基址扩建,建立新安县治(新安县治遗址现为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安县初建时,地域包括如今的深圳特区和香港区域,人口为33971人.经济上以产盐,植茶,香料及稻米为主. 建县后,外地的贫民亦前来开发,促进了深圳的发展,但因朝政腐败,武备疏荒,仍常受海寇及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扰. 清代纪实 清朝初年,为防止郑成功及明代遗民在沿海进行的抗清活动,以及倭寇海盗的骚扰,清政府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实行大规模的"迁界之“,沿海县份,内迁50里.因新安县有近三分之二 宝安县 领地被划入迁界范围,故又曾一度并入东莞县.迁界之时,百姓骨肉离散,颠沛疏徙,死伤枕藉,哀鸿遍野,"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直至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新安县领地才全面复界.土著居民大部分迁往外地安居.清朝采取免地租、送耕牛谷物等奖励政策,大批岭南客家人移民,使新安县成为客家籍人士聚居之地.至今,深圳还是以客家籍居民为主的劳作生息的地方. 康熙十六年(公元1717年)广东巡抚杨琳为抗御外侮,加强海防,保卫治安,在沿海险要隘口,修建炮台、城垣、汛地等军事设施,共126处.新安县修筑了九龙寨、大屿山、南头寨,赤湾左、右等六大炮台,形成了早期的珠江海防.到嘉庆23年(公元1818年)经过多次招垦,新安县居民已达225979名.近代耻辱史 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毁外国烟商鸦片237万斤之后,与水师提督关天培,发动民众,训练义勇,布防珠江口,积极做好抵抗外来侵略的准备.在《林文忠公使粤奏稿》中,林则徐曾对九龙、赤湾、虎门一带的形势,作了具体的描写.蛇口赤湾左右炮台是具有实战意义的. 道光十九年(公元1829年)虎门销烟后,一批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咀行凶,打死当地居民林维喜.林则徐在义律拒交凶犯后,为捍卫国家主权,令水师参将赖恩爵进驻九龙湾,后双方在九龙山附近,激战10小时.我方击沉英国双桅巨船和一舢板船,击毙英侵略军17人,并烧毁英商鸦片船多艘.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8月29日,中英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使新安县香港岛被英国占领.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新安县的九龙半岛亦因《北京条约》而割让给英国.光绪廿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又与英国商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如今的新界租借与英国,为期限99年.自这时起,原来面积为3076平方公里的新安县,其中的1055.61平方公里,被英国强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