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太保李存璋: 先后追随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勖。唐僖宗乾符二年,李克用任云中守捉使,李存璋为其将校。因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削减军食,诸军不满,李存璋等借机纠集万人,发动兵变,拥李克用入云州,杀段文楚。唐中和二年,李克用率部协助唐廷镇压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李存璋随军南下,因战功授国子祭酒,同时兼管万肚、雄威等军。 九太保李存审: 因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后晋时其子符彦饶复归本姓。符存审未尝败绩,多次与后梁交战并击破朱温、驱逐北漠契丹,与周德威齐名。 十太保李存贤: 李克用养子,曾入黄巢军。武皇被破时,李存贤投降。景福中,为副兵马使,因赐姓名。天佑三年,从周德威赴援上党,营于交口。五年,权知蔚州刺史,以御吐浑。李存贤最后忧劳成疾,卒于幽州。 十一太保史敬思: 此人骁勇善战,号称白袍史敬思。李克用军大败黄巢后,回师途中路过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嫉妒李克用强盛,起杀心。邀请李克用入城,于上源驿馆设宴款待,李克用盛气凌人,出言不逊。朱温当夜发兵围攻驿馆,李克用逃出,史敬思为保护李克用撤退,力战而死。 十二太保康君立: 乾符年间,为云州牙校,后与薛铁山、程怀信、王行审等共推举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留后,授左都押牙。入关之后,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军。李克用镇守太原,他受任检校工部尚书,汾州刺使,昭义节度使等。昭宗景福二年,奉李克用之命进击李存孝,以功加检校太保,后为李克用所毒死。 十三太保李存孝: 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野史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个合。陕西省有一个民间故事,说少年勇士李存孝,十几岁时为救父亲,把一只恶虎打死。人们将其剪成窗花贴在窗户上,以崇尚勇敢,战胜凶恶,镇宅祛邪,鼓励青少年英勇果敢,有胆有谋。李克用营中的将领比不过他,因生嫉妒之心。后来,李存信出于嫉妒,挑唆李存孝背叛李克用。李克用将他捉住,押解回太原后五马分尸。李存孝死后,李克用后悔。每次与属下将领饮酒,喝到兴头上,李克用谈起李存孝,泪流满面。 唐末“十三太保”,他虽然是排名最后,但实力确实第一,死的凄惨 说起“十三太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不管在哪部小说中,只要是有十三个人的组织,都可以说上一声自己是“十三太保”。在上世纪的武侠小说中,更有一门武学,就叫《十三太保横练》,属于少林寺的功法。 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十三太保”,指的是唐末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其中十二个义子,一个亲生。其中,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就是第十三名太保:李存孝。 史书上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可见其不管是武艺,还是军事指挥能力上,都无出其右,有着相当著名的才干。虽然古书中有些可能会有杜撰,但能在历史上留下这样以“勇猛,善战,武艺绝伦”的评语,甚至与项羽,李元霸并称。 李存孝本名安敬思,后被李克用收为养子,赐以姓名,后随李克用救援陈州、许州,征讨黄巢,逢战必先,每战必胜,未尝败绩。手下五百“飞虎军”,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世人称其为“飞虎将军”。(说起来,古代人都喜欢“飞虎”一类的,《封神演义》里面姬昌不就梦见虎生双翼,变成“飞虎”,后面有解释成“飞熊”了嘛!) 李存孝追随李克用转战无数战役,每到站前必为先锋,渐渐的李克用手下大将都开始嫉妒她。景福元年李存信更是对李克用尽谗言,致使,李克用围攻李存孝。李存孝不敌,俘虏被捉,之后车裂而死。 李存孝的死,可以用功高震主来形如,再加上他本生为“武将”,不懂得笼络人心,结果是四处树敌,在自己兵败被李克用捉住之际,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或者说,名满天下的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是如此下场。长期的赫赫战功使他变得骄傲自大,根本没有处理过自己与李克用麾下众将的人际关系,结果被众人嫉妒,陷害而死。 就像岳飞,智勇双全,精忠报国,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为人太过死板,在中国这种将就人际关系,相互联系的看的非常重的社会里,要是眼光不能看得长远,不能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最后的结局就是被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