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失落的封锁线之盾那些失落的、不发一言的东北人

发稿时间:2018-05-10 00:28:56 来源:财经界综合

原标题:失落的封锁线之盾那些失落的、不发一言的东北人

 

那些失落的、不发一言的东北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作者:王玉文,虎嗅获授权发表。

这几年,关于东北的话题,似乎时不时就会在网上“热闹”一下。

比如去年,“一席”有一篇有关东北的演讲,打动了许多人,曾一度流传很广,可能不少朋友还记得。

里面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每到了转折的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群失落者。这个时候,人们追求的东西会像雨水一样蒸发到空气里,然后用一种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无法把握的概率落下来。时代和人群永远朝向新的宾客,发出新的颂扬。新的失落者在输光了一切以后就要走向被人遗忘的路程。”

说的不止是东北,但这片白山黑水,似乎尤其有太多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

本文是一组关于东北的照片,从1978到2017,老摄影家王玉文花了近40年记录东北大工业的变迁,记录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切。图文选自《工业时代1978-2017:中国摄影家王玉文》一书。

20 世纪 50 年代初,共和国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模式,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造成严重弊端。

80 年代初,中央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工业得到发展。这个过程中,中国数百万产业工人及其家庭付出代价,痛及身心。

王玉文和他的父辈身处东北工业腹地,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经历了工业的发展与疼痛。在“大变革”时期,他们厚道忍耐,深水长流,不发一言。

历史选中王玉文拍摄东北大工业进程算是选对了人。他的霸气与惆怅,与东北工业的命运很吻合,他有那种在坚实处做大东西的本领。三十年来,他把激情隐藏得很深,在火热的工地、废弃的厂房,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汇中,在汗水与泪水搅拌里,他记录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切。

——陈小波(摄影评论家)

工业时代:1978到2017

图:王玉文 口述:王玉文,口述根据陈小波《东北大工业:王玉文访谈》整理。

 

1978年,辽宁阜新发电厂,维修冷却塔。

1979年,辽宁本钢第一炼钢厂,工人午餐。1981年,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矿。

1983年,辽宁抚顺,龙风矿矿工

1985年,辽宁铁岭,采石场采石现场。

 

1987年,辽宁铁岭,采石场。

 

 

1989年,辽宁阜新高德矿,20世纪50年代的摩电车。

1990年,辽宁本钢,带着午餐的炼钢厂人。

1990年,辽宁阜新,高德矿停车厂。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