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释放期货市场开放加速信号,交易所们未来都有哪些计划? 对外开放成为2018年我国期货市场的关键词之一,股指期货恢复正常交易频频释放信号,外商投资期货管理办法施行,原油期货上线挂牌、铁矿石、PTA等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用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12月1日举行的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的讲话来说,“今年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成绩显著”。 从对外开放到服务实体经济,承担着执行高层期货市场规划、沟通境内外投资者需求、完善期货品种和交易制度等重要责任的交易所们,近年来“两条腿走路”,即将过去的2018年他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对未来进一步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又做出了哪些探索? 期货产品对外开放路径 方星海在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耕现有国际化品种,优化交易制度,重视国际规则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则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度,促进原油、铁矿石、PTA等已有国际化品种的功能发挥,要增加对外开放品种供给,积极推进20号胶期货上市,加快黄大豆1号、2号等品种的国际化”,为持续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建设指出了大方向。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这是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期所理事长姜岩介绍说,现在原油期货日均成交量单边15万手,持仓平均3万手以上,现在已经做到全球第三大市场的规模,上期能源石油价格得到了认可,境外投资者对上期能源原油期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持仓量、成交量的占比稳定在10%左右。 未来对外开放的布局中,姜岩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品种的对外开放力度,比如说20号胶也是采取原油期货“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模式向境外开放,现有的成熟品种也想作为特定品种引进境外投资者,加大境外注册品牌的认证力度,将来境外交割库存的布局上也有考虑。 5月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正式实施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表示,截至11月末已有来自新加坡、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阿联酋、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家境外客户开户,40家境外经纪机构参与业务委托,境外客户单日成交量最高约6万手。 大商所在扩大开放期货产品的方向上不断发力,王凤海表示大商所将加快推进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棕榈油等农产品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品种的国际化研究和准备,12月10日乙二醇期货也将挂牌上市。 就在国际期货大会的前一天,11月30日PTA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成为今年对外开放的第三个期货产品。郑商所总经理熊军介绍称,“昨天启动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比较顺利,开户客户大概80个,第一天参与的客户近60个,成交量约2万手”。 熊军表示下一步除了在PTA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品种外,另外我们也会积极探索和境外交易所的多种多样形式的合作,包括上期所也在探索的的产品互挂、结算价的授权、订单的路由等,此外在新加坡设办事处的计划也在筹备中。 金融衍生品开放布局正当时 期货产品的开放走在了期货市场前面,金融衍生品尽管当前落后一步,但也在发力追赶中。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戎志平坦言,中金所相比三家商品交易所以及股票、债券市场的开放“慢了一步”。 他也指出金融期货的开放更加迫切,过去股票、债券市场的投资者“靠天吃饭”,看好市场加仓、看市场不好减仓,非常粗暴、简单、原始的风险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造成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金大进大出、价格大涨大跌、市场非常不稳定。衍生品本身既是投资者管理风险的工具,也是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必不可少的工具,境外投资者进入衍生品市场的要求尤为迫切,他们在境外已经习惯了有衍生品的环境中做投资,尽快开放衍生品市场也是优化股票、债券市场投资软环境必要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