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贡献的下降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引入和消化海外先进的技术获取后发优势,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大源泉。不过,魏尚进、谢专和张晓波(2017)的研究发现,2009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转变为负值,这或许与中国政府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是大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非推进结构性改革以提高效率有关。
中国新经济的兴起
在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失灵的当下,中国经济急需寻找到新的动力源泉,而全世界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靠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
1) 发展新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5年11月,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就在于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旨在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效果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有三大效应: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提高创新能力;③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新经济”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2) 中国版“新经济”方兴未艾,亮点涵盖三大产业
目前世界正在迎来以AI、物联网为代表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有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对美国实现弯道超车。当前中国的“新经济”基础很好,方兴未艾,亮点涵盖一、二、三产业: 第三产业: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新零售、教育养老等 第二产业:芯片、大飞机、高铁、军民融合、5G/物联网等 第一产业: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等
6
思考六:供给侧改革如何为“新经济”打开空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央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将从三个方面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1) 降成本与补短板:直接服务新经济
降成本:新经济的许多企业规模较小,尚处于成长阶段,对成本尤为敏感,供给侧改革通过减税、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改革举措,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在传统经济受益的同时,更是直接帮助了新经济的发展。
补短板:补齐当前中国经济软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企业技术改造的短板,直接增强我国新经济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培养中国经济新动能。
2) 去产能与去杠杆:释放资源发展新经济
去产能:旧经济的许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库存高企,造血能力低下,大量企业不得不长期依赖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维持经营,挤占了大量的经济资源。通过去产能,令这些过剩的“旧经济”快速出清,将之前被占用的大量土地、人员、补贴、金融资源都释放出来,成为发展新经济的资源要素。
去杠杆:金融资源是新经济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周期行业的负债率已经开始显著下行,金融风险的释放有助于金融资源在新旧经济领域的再分配。由于新经济企业具有规模体量较小、偏向知识经济、固定资产偏少等特点,不适应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未来直接融资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去杠杆和新经济的兴起。
3) 去库存:为新经济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房地产作为周期之母,行业的繁荣与危机,对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巨大。随着供给侧改革房地产库存的去化,我国经济的一大隐患被消灭在摇篮之中,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
7
思考七:中国“新经济”在高科技领域能否追赶美国?
美国新经济起步最早,占据多个科技高地,然而随着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中美新经济发展路上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逐渐赶超的趋势,科技“G2”雏形已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