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融资成为底特律产生的另一个行业。大型工业贷款公司为汽车和其他消费提供企业和消费贷款。他们包括商业投资信托公司(the Commercial Investment Trust Corporation)、商业信贷公司(the Commercial Credit Company)、黑尔一蔡斯(Hare & Chase)、贸易和制造商证券公司(the Merchants and Manufacturers Securities Corporation)、国家债券和投资公司(the National Bond and Investment Company) ,以及太平洋财务公司(the Pacific Finance Company)等等。这些公司通常是由福特或其他汽车公司的金融子公司所投资。 到1925年,大约75%的新车和二手车都通过分期付款的贷款方式销售。而在整个二十年代,三分之一的汽车都是通过消费信贷购买的。 有了信贷的支撑,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1925年前,汽车的色调往往沉闷暗淡,经济实惠是其主要表现——比如典型的T型车。1925年底,由于硝基纤维抛光工艺的发明,汽车外形开始发生转变。车体颜色五彩缤纷,从佛罗伦萨奶油色到凡尔赛紫色,各种装饰也更加吸引人。 主打性价比的福特汽车也开始不得不开发新的适应市场的产品。就在1927年,T型车停产,取而代之的则是底盘更低,速度更快的A型车。福特家族不得不承认,此时人们购买汽车已经不是处于运输货物的需要,而是成为日常消费品的一部分,汽车由生产资料开始转变为生活消费。有一个数据提供了这一转变的证据,1926年之后,市场上销售的80%的汽车都是载重量更低、更加舒适的家用型轿车款式。而在此之前,客货两用的车型(类似我们说的皮卡)则是主流。 在消费信贷的推动之下,汽车的消费成为整个二十年代美国最为亮眼的一道风景线。 1923年,纽约州曾经有过一个调查,调查人员走访了城郊123个工人家庭,发现其中60户人家拥有汽车。在这60户家庭里,有26家都住着简陋的房子,调查员本来觉得他们家里会都有浴缸,结果发现在26户人家里有21户都没有浴缸。汽车甚至还比浴缸出现得早! 1919年,在美国行驶的小汽车有677.1万辆:到了1929年,就已经多达2312.1万辆,美国成为真正的“车轮上的国家”。 广告商:消费时代的传教士 汽车金融让美国商界猛然醒悟过来——信贷是打开销路的钥匙。他们也更加了解,扭动钥匙的人也更不可缺。于是一场广告业的大繁荣时期到来了。 广告商如同传教士一般在全国各地布道消费理念。他们精心策划宣传活动,虚心请教心理学家,借用诗般的华丽语句,用尽甜言蜜语,连劝带吓,让消费者购买商品。 烟草公司喊出了“抽根幸运烟,甜过蜜糖”的广告词,家具制造商则引导人们树立“家装观念”,服装厂家口口声声的“品味”和“尊严”,就连漱口水的广告也十分新奇——“为什么她总是伴娘”(意思是有口臭嫁不出去)。 《销售新闻》曾把“销售技巧”的现金大奖颁发给了一个电动吸尘器推销员,他讲了下面这个体现着商业威力的故事。 有一天,他在街上朝楼上张望,看见二楼窗口有位太太在拍打地毯。“通往楼上房间的大门正好敞开着。于是我没有敲门,就直接走上楼去,跟那位太太打了声招呼:‘您好,我来得刚好。您希望我从哪间房间开始打扫?’她非常讶异,说我肯定记错了门牌号码。我一边诚恳有礼地道歉,一边将吸尘器通上电就开始工作。最后等我走出来的时候,手里的吸尘器已经不见了,换成了一份合同和分期付款的支票”。 前面提到的福特在1927年出产的A型车。为了市场推广,也曾经花费130万美元,在2000家报纸上登载了连续五天的整版广告。1927年12月2日,据《先驱论坛报》报道,当福特A型车展出的时候,有100万人想进到纽约的福特公司总部里亲自看一眼新车。在底特律,有10万人涌进福特公司的展厅。在克利夫兰,警察全副武装在展厅外维持秩序。在堪萨斯城,人们把展厅挤得密不透风,只好搭建一个平台,把新车放在高台上面。 信贷泛化的隐忧 在那个喧嚣的二十年代,经济的繁荣通过生产和消费的正向循环不断强化,信贷注入到整个链条中,成为推动经济引擎运转的燃料。 汽车消费信贷仅仅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证。除了汽车之外,很多商品都是通过信贷的方式销售的。家用电器、大学学费、一件裘皮大衣,甚至出国旅游,都可以分期付款。 消费信贷的规模在整个二十年代迅速膨胀。1920年,美国全境消费信贷发放总额约为1900万美元。到了1924年,则暴增至近20亿美元。1929年,则进一步增加到了35亿美元。大萧条爆发之前,累积的消费信贷相关到期票据总额达到了6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