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汇源败局:曾经那么强的牌子,怎么也不行了?(3)

发稿时间:2016-06-12 15:05:40 来源:财经界

当时,唐万新雄心勃勃希望凭借资本优势、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发展多个产业,完成“大产业整合梦”。“果汁大王”朱新礼无疑是一个绝佳合作对象。

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于2001年3月合资成立“北京汇源”,德隆出资5.1亿现金持股51%,汇源以设备和技术入股占49%。

合作初期,汇源形势一片大好。不到两年时间,朱新礼就新增20余个大型生产基地,由山东、北京大举扩张至中西部10余个省市。在重庆,他以6.6亿元投建了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全国当时仅有14条PET生产线,汇源一家就占了11条。

汇源扩张如火如茶之际,德隆却陷入泥潭。中国股市没有像唐万新预料的那样再涨10年,2001年,沪指从2000点一度跌到了1300点。

德隆系的困境给汇源带来了很大影响,前者是合资公司的最大股东,对后续的发展成果也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护盘”,唐万新频繁从汇源借钱。2002年底,他已经从汇源借走了3.8亿。

朱新礼不想当“奶牛”提款机,他决定和唐万新“摊牌对赌”:以一个星期为期限,谁先拿出8亿元,就能购买对方的股份。德隆控股的5.1亿元股本投资,当时只支付3亿,尚有2.1亿没有到账,再算上德隆从汇源借走的3.8亿元,按8亿元的回购价格,朱新礼只要再筹2个亿就可以了。

 

消息传出时,舆论认为朱新礼太过冲动。他是村委里出来的农民,玩资本哪是巨头的对手?此前,德隆已经靠资本游戏吃下了一系列公司,从未失手。虽然身处困境,但是唐万新声名在外,8亿元对他来说似乎不是多大的难题。

但结局令人大跌眼镜:唐万新选择退出,汇源成了唯一一家从德隆系“全身而退”的企业。外界惊呼朱新礼居然“冒险”赌赢了,但事后看来,朱新礼实际上并没有冒险。

提出“对赌”时,他已经深知德隆系的状况,对方很难抽身在饮料这个集团的“副产业”上再大动干戈。朱新礼也做好了拼到底的准备,协议的第二天,他就和北京顺义县委书记达成合作协议,筹得2亿元资金,抢占了先机。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