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我国脱钩并非易事。我国和德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这两个国家长期以来保持了较为友好的关系,尤其是在经贸方面,它们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树立了榜样。我国最近几年,受到政治因素和疫情等原因的影响,德国对我国的疑虑逐渐增加,经济问题开始呈现政治化趋势,一些声音主张与我国脱钩。
一、近年来,德国一直在提出与我国脱钩的想法
2019年1月,德国工业联合会将我国正式视为“制度性竞争者”。2020年8月,德国借助“印太指导方针”鼓励德国企业多样化供应链,减少对我国的依赖。2021年6月,德国议会通过了《供应链法》,将经济行为与西方价值观联系起来,要求德国企业在环保等方面对其全球供应商履行合规义务。近期,德国一些政治领袖也开始强调我国是德国经济的风险,呼吁与我国脱钩,特别是在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之后。
二、为什么德国会在近年来改变对我国的态度呢
这涉及到德国自身的身份认同和中德力量对比的复杂原因。
1.德国一直专注于经济发展,通常采取务实主义态度,将经济与政治分开。但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和对我国的抹黑使西方国家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德国,作为西方大国,自然倾向于与西方国家站在一起。
2.中德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一直是欧盟的领导者,重点支持欧盟的整体事业,这对德国自身和欧盟的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我国欧洲近年来面临了多重危机,包括次贷危机、债务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这些危机影响了德国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可能会引发德国对我国态度的变化。
三、与我国脱钩对德国来说并非易事
德国的企业已经与我国的供应链紧密相连,与我国脱钩将比与俄罗斯脱钩更为痛苦,可能对德国经济造成重大困扰。例如,德国生产电动发动机的原材料中有65%来自我国,稀土100%来自我国,化工领域27%的关键原材料来自我国,电子装备领域21.4%的关键原材料也来自我国。这些数据显示,德国的供应链高度依赖我国。
不仅如此,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从2005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增加值迅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增加值来源国之一。德国企业也越来越依赖我国市场,其中有60%的在华德国企业在2021年实现了业务增长。此外,德国的上游企业需要我国的原材料,我国则是德国出口增加值的最大来源国之一。
德国企业和经济体对我国的依赖性很高,与我国脱钩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尽管一些政治因素和声音可能主张与我国脱钩,但广大德国企业和专家普遍认为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对双方最有利。两国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它们的经济繁荣,也有助于维护全球稳定和繁荣。希望德国能够认清形势,以民众和企业的利益为重,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与我国脱钩可能对德国自身造成更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