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发布《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机构》研究报告,深度分析数字技术在如何改变和提升金融服务。报告认为,以平安普惠为代表的非传统金融机构依靠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数据,在满足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小微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报告认为,数字技术在商业模式、风控等方面深刻改变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运用前沿数字技术有效发挥金融科技创新作用,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型,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是长期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机遇。市场格局方面,未来一大新趋势是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紧密合作。
小微信贷方面,传统金融机构面对在提供普惠金融上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触达能力弱、风控难的问题,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机构的线上广触达优势、丰富的场景以及三方大数据优势和数字技术风控模型的优势,共同服务长尾客群。
数字化技术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核心运用是提高信贷管理和风控水平,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报告重点关注了平安普惠在数字化风控方面取得的成效,认为在获客、数据、模型上三个维度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对于促进金融普惠,提高风控效率、平滑金融周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平安普惠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可以掌握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和未来前景,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风控难问题。平安普惠在超过15年完整信贷周期数据基础上开发先进风险定价模型,建立了前沿的数据分析和AI技术,实现整个贷款流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体系。每个借款人包含6000多个预测变量,1063个关键变量。同时,平安普惠运用微表情、声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可快速、有效评估小微贷款风险,所撮合的贷款30天以上逾期率长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疫情期间,这套小微信贷数字化风控体系在支持小微企业复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平安普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贷审核和业务调整,在疫情中短期内将所撮合贷款的30天逾期率有效控制。
有效的数字化风控离不开服务机构长期多场景、广渠道服务小微群体的数据和经验支撑。平安普惠陕西分公司通过跨渠道深度整合,依托优质的线上客户服务体验和强大的线下服务协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互通发展,更有效地提供复杂、复合式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传统金融机构和线上金融科技平台无法满足的小微信贷需求。
同时,平安普惠不断推动小微信贷商业模式创新。平安普惠将借款人与其平台上超过50家银行、信托和保险合作方进行连接,为小企业主提供可负担的、便捷高效的大额融资的同时,也使合作金融机构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进入快速增长的小微领域,共同融合促进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发展。
报告案例显示,基于数据驱动、AI化的借贷服务模式,平安普惠提供的小微贷款余额在我国非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中位居第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普惠仅在陕西就累计为27万借款人提供服务,全国范围看,2020年第四季度新增贷款74.4%发放对象为小微企业主。
数字科技与金融活动进一步融合,是目前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报告建议,中小金融机构应注重与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合作,明确差异化市场定位,更多向数字零售银行转型,运用数字化技术控制运营成本、提高风控效果、扩大服务客群范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金融机构建立差异化、精细化分工合作,优化金融业产业链格局,扩大金融服务群体,提升金融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