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拟将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转让给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获得88.3亿元资金支持。自此,苏宁进入尴尬的无实控人状态。
苏宁资金链陷入困境,张近东以退出苏宁为代价,引资88亿元,而相对于苏宁1570亿元的总负债,这笔钱不过是杯水车薪。
关于苏宁的资金链问题,江湖早有传言。早在2020年12月8日,苏宁就曾在官方微博中对“债务危机”传闻做出回应,并强硬表示,网上传播的有关苏宁资金链断裂的都是谣言。然而,该来的坏消息,还是来了。企业的现金流问题,终归无法遮掩。
现金流是现代企业生存的血液与命脉之根本。从字面上看,现金流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而苏宁目前明显的情况是资金流入少,而流出多。从十年前,苏宁为配合电商业务发展,启动多元化扩张的脚步,集团最终形成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八大产业板块。苏宁易购和苏宁置业这两项主营业务均靠融资驱动,无疑增加了苏宁的偿债压力。7月5日,苏宁易购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告称,2021年上半年,苏宁易购预计亏损25亿元至32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1.67亿元。
企业现金流的干涸,究其原因都在于主业的造血功能不足。苏宁易购已经多年不赚钱了。财报显示,这十年来,伴随着苏宁易购规模快速扩张,盈利却迅速下滑。从2014年至今,公司始终不曾走出扣非净利润转负的状态。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毛利率走低,而费用不断增长。连续数年,苏宁易购的账面盈利假象都是通过出售资产实现的。从2014年,出售华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旗下11处房产和土地,苏宁易购从售卖房产、土地,到出售所持阿里巴巴股票,甚至于2019年出售了苏宁小店,及苏宁金服、LAOX部分股权。一路走来,终于山穷水尽。
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入股苏宁之后,公告称,其短期目的在于促进苏宁易购稳定经营,稳定企业融资环境,长期着力于加强产业协同和资源赋能,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相较于苏宁的千亿债务,88亿资金流入仅是杯水车薪。苏宁方面称,此次引入基金,主要目的不在于现金流,而在于增信。从股东结构上看,虽然有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品牌方入股,但也很难扭转苏宁亏损的局面。自此,苏宁是否会沦为几大品牌专属渠道?从中长期看,苏宁既定的“零售服务商”是否不变?原有的战略发展路径能否持续?无论此次交易,入局各方目的如何,苏宁发展前景都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