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糖尿病专病门诊,医务人员正在为患者体检。
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供图
“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我国新医改逐步深化,健康服务体系如何转型升级?正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逐步构建起以数据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目标、以健康责任制为核心的数字化健康管护体系。
打造互联网医联体
“做膀胱造瘘手术挂尿袋以来,这是第一次医生上门为我插导尿管,和我在医院治疗时没两样,免除了前往医院路途上的折腾。”现年81岁的术后患者佟德生说道。
这一幕发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老年公寓,医务人员从基层医院到患者住所上门服务,这是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云服务”中的居家医疗项目。
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区太平镇南邻河北省黄骅市,是天津市南面的门户之一。太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家服务覆盖面积较大的基层医院——服务全镇19个行政村、4万多人口,服务面积达到174平方公里。
对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而言,挂号难、看病难、取药难是亟待改善的问题,特别是太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覆盖区域广、人口多,这里的日常医疗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
太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黄纯杰直言,加入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后,利用“云药房”和“居家医疗”等服务,该中心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时间回到2020年1月,天津市政府与微医集团签署《数字健康战略合作协议》,天津市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健康建设的省级行政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的落地成为落实该战略的重要举措。
同年4月,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全面启动,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主导下,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互联网医联体。
此后,以“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大云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应用陆续在天津市267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上线,成为赋能基层医疗的核心“引擎”。
从数字化平台功能来分,基层数字健共体“云管理”是健共体内各类单位和各类医疗服务的统一管理平台;“云服务”则是为居民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平台;而“云药房”的建立则极大提升了基层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云检查”则用于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的构建,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传互认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经历一年多实践探索,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成效初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天津市23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化升级已经初步完成,基层数字健共体累计服务患者超过21万人,开出“云药方”近50万张,免费送药到家3万人次,明显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吸引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回流基层。
破解基层“用药荒”
位于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的丰台医院同样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基层医院,每日接待的患者在120至150名左右,前来就诊的患者不止来自丰台镇,还有来自周边村镇乃至河北省。
与繁忙的医疗业务相对的是,医院药品种类、数量存在较大缺口。“医院所储备的药品,从数量、种类上来说都比较紧张,很难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不少患者不得不去更远的三甲医院排长队取药。因此,医院药品短缺的问题亟待改善。”丰台医院院长王振国介绍道。
王振国表示,“云药房”最大限度解决了基层医院药品种类少、老百姓多跑路的难题。更难得的是,老百姓通过“云药房”购买的药品,也可以享受应有的医保报销比例。
“以往我院的药品供应品种不足400种,现在新增了‘云药房’的1000多种药品,已经基本可以满足辖区居民就诊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需求。”王振国说。
据了解,基层数字健共体“云药房”平台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有效衔接,延伸基层慢病管理和长处方工作制度,通过强化处方点评和监管、处方外流、物流配送、用药指导等方式,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保障不足、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也能有效控制药品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安全及合理用药,基层数字健共体采用人工智能审方和人工审方相结合的方式,对药物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禁用慎用药等重点审核,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事前提醒、事中预警和事后审核。
在事中预警、事后审核部分,基层数字健共体从医保结算规则、医师诊疗行为、药品进销存管理等维度来动态监测各成员单位的数据指标。在诊疗过程中,一旦监测到违规行为,系统会即时提醒医生调整方案;诊疗完成后,对仍存在违规现象的医师进行一对一沟通和督促改进;而针对被指导医生的医疗行为变化,医保部门仍会继续监测,评估指导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
公开数据显示,仅今年4月,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即审核出疑点近3500个,提醒医生及时修正处方近千张,有效防范和减少了医保基金滥用等违规情况的发生。
数字化健康管护体系成型
目前,天津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签署《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合作协议书》,并逐步开展基层数字健共体业务运营。随着健共体建设的快速落地完善,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责任共担、管理统一、服务同质、利益共享的基层数字化健康管护体系。
以慢病管理为切入点,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在探索实施医保“整体打包付费”“按病种和按人头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并已开始在总额预算管理下根据医疗健康管理质量考核结果,落实“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这种机制,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付费方目标一致,都以居民健康状态的保持、并发症发病率的降低为目标。这实现了医保支付方以确定成本为健康结果买单,推动了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价差”模式到“效差”模式的转变。
据了解,以往的“价差”模式按项目付费,提供非连续性服务,患者数据散落在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激励主要从药品、耗材供应链价差中来。
相比之下,基层数字健共体实践的“效差”模式则采用健康责任机制,按病种或按人头付费,医务人员在患者完整的数字健康画像引导下,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让医务人员的激励从患者健康水平提升、医疗费用节约的“效差”中来。
与此同时,基层数字健共体正在加快推进天津市建立以家庭医生责任制为基础,以健康管理绩效为核心,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该机制通过组建健共体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制定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稳妥有序推进标准工作量考核,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调研数据显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健共体试点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6.68%;对管理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样本进行分析则显示,血糖达标率提升了21.58%;而已落地按人头付费的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结余率达到16%-31%。因建设成效显著且极具推广意义,在2021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上,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被评为2020年度“推进医改 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