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专访大邦创新——用户体验设计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改革(2)

发稿时间:2020-04-13 17:04:16 来源:财经界

正如“水桶原理”中短板决定了能装多少水一样。对于银行存在的用户体验上的问题,也不能单从用户与产品,而是要从全局的,动态的、多维的角度去明确衡量标准。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移动端发展多年的大型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他们移动端的各项功能都已经很完善,也有大规模的存量用户。对此,在有限的屏幕中,针对不同用户群清晰展示他们需要的功能。

而对于发展较慢的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移动端UI界面设计过于简单,品牌统一性较弱。但由于底层架构更改的成本较高,小银行出于预算考虑,可以选择在不改变后端架构的基础上做前端交互和视觉的优化。

下面两张图是我们给浦发银行和某城市商业银行A的设计稿,你可以看到在架构上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以下是我们给某城市商业银行B做的功能架构分析,因为还未上线所以不能透露太多。可以看到通过用户分析我们挖掘了诸多产品架构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从交互和服务各层面给予解决。

来源:大邦创新的设计过程(一)

来源:大邦创新的设计过程(二)

问:贵司和多家银行合作过,和浦发银行也是多年的用户体验合作伙伴了,您觉得银行在用户体验上有什么设计趋势吗?

AMY GAO:银行的发展阶段不同对应的趋势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将现代智能银行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智能银行”1.0阶段,数字化体验;“智能银行”2.0阶段,沉浸式体验;“智能银行”3.0阶段,个性化体验。

1.0阶段我们将其定义为把银行从线下搬到线上的过程,是现代银行在智能化初期做的用户体验升级。

2.0阶段我们将其定义为现阶段各个大银行所需要粘住用户的方式——沉浸式体验。

以浦发银行为例,浦发在移动化浪潮中积极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在移动端市场上的占有率很大。但移动端市场竞争激烈,银行需要提高自身产品的差异化和服务水平,才能在竞逐留住用户。

所以浦发10.0版本,我们将改版的重点放在用户体验及服务创新上,打造“沉浸式体验”银行。遵循浦发银行提出的API Bank无界银行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场景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连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形成泛场景化融入。

3.0阶段我认为是未来银行的状态,依靠更先进的科技,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比如更清楚的语意识别和情感分析,快速完成用户指令等,当然这些都是最初级的。

问:用户体验和业务转化率无必然联系,那大邦创新如何衡量用户体验改版以后对产品有所帮助呢?

AMY GAO:这个我们同事有专门写过一篇关于用户体验度量的文章。

我们认为,单从KPI指标衡量用户体验容易得出片面的、不系统的、不彻底的结论。而一套全面的且有效的用户体验评估体系,可以在发现现象、定位问题以及验证效果中发挥重要价值。

公式:“形成性评估+非正式总结性评估=用户体验评估体系”。

1)形成性评估-体验诊断

形成性评估仅用于诊断,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定性数据来识别设计中用户体验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此加以改进。它可用于对产品的某一业务或功能进行评估,例如用户登录注册流程、转账汇款流程等;也可细致到对某一交互触点进行体验走查,例如页面跳转是否有卡顿,用户误操作是否有报错信息等。

总之,形成性评估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问题,指明产品可改进方向,帮助业务人员输出解决方案,因此在整个用户体验评估体系中,它的占比较多。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使用「用户体验度量指标表」,设置「基准任务」,结合「出声思维法」发现记录用户体验问题及评价,这些数据与结果能够形成针对的优化建议与方向,助力用户体验优化。

2)非正式总结性评估-体验评估

非总结性评估主要用于体验评估,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定量数据来对设计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估,重点是评估形成性评估带来的用户体验改善。非正式总结性评估通常作为形成性评估的补充活动搭配使用,一般都是在与预先设定的用户体验目标水平进行比较式,作为用户体验改善的指标。它的评估维度具有广且泛的特点,既可以对某一业务整体进行评估,也能对产品整体进行评估,常用于产品迭代前后进行。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
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