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财政陆续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百亿补贴”,以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给种粮农民带来的成本压力,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2021年和2022年,中央财政先后发放200亿元和500亿元补贴,累计达700亿元。
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政府惠农的决心。然而,无论国家投入多少资金,关键还是要让资金真正惠及种粮农民,达到支持农民生产、稳定粮食产量的目的。这就要求各地在资金发放过程中注重“准”字,做到“准确”和“高效”。
首先,要准确识别实际种粮农民,确保补贴不走样,真正落到需要的人手中。可以综合利用农户身份信息、种粮保险数据、耕地面积核验数据等多种手段,精准锁定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种粮农民,防止资金流失和被滥用。
其次,补贴标准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地农资价格、农产品价格等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补贴数额。同时,应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状况,在一个县域内补贴标准应该统一,避免不同种粮农民获得的补贴差异过大。
再次,补贴发放要高效,做到“又准又快”。要在春耕、夏收等关键生产时期,将资金快速拨付到农民手中,让农民及时感受到国家的支持,起到鼓励的作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补贴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各地精简发放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做好网络化申报等工作,缩短资金从批准到发放的周期。
“百亿补贴”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关键是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精准识别补贴对象,统筹确定合理补贴标准,加快补贴发放速度,真正让种粮农民受惠,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除了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百亿补贴”外,还通过各类惠农补贴政策,为稳定种粮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输出“定心丸”。
这其中,农机购置补贴、农资补贴、耕地补贴、粮油生产补贴等财政支出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各类粮食生产补贴资金350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形成了一张扎实的“保障网”,使种粮农民稳定地投入生产。
福建省就通过发放各类补贴,推动当地粮食生产。该省对规模种粮、双季稻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给予较高补贴,旨在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中央财政的带动和支持,促使各省加大对农业的倾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共同努力完成国家粮食安全任务。
然而,一次性补贴难以形成长效机制。部分专家建议,应参考物价补贴模式,建立与农资价格挂钩的补贴联动机制。如确定补贴标准、设置补贴上限、建立补贴资金池,在农资价格上涨时启动补贴,让种粮农民真正吃下“定心丸”。
种粮是国之大者,政府通过财政手段为其“撑腰”意义重大。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稳定中央财政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同时探索财政补贴具有前瞻性和长效性的新机制,将有助于惠达更多农民,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两手抓”的意识,在落实好中央政策的同时,加大本地区对粮食增产的倾斜力度,共同编织一张更加扎实的“保障网”,让种粮农民安心生产、安心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