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座城市有了自己的风格,就有了一种可以无限衍生的生命力,从而焕发出独树一帜的光彩与魅力。
风格既内藏于气质,也外显于设计。在逐步了解一个城市所蕴藏的设计理念时,就是深入理解这座城市的美学风格与人文气质的过程。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印象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五要素凯文·林奇(Kevin Lynch )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向》(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他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归纳为五种元素,对城市设计研究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城市意象》的封面
凯文·林奇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都存在着一个公共印象,那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或者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共印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而城市设计就应该用来强化这些印象,而不是弱化它们。这些印象内容总结为五类元素:道路(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地标(Landmark)。
来成都走一走,感受融入城市每一处的设计之美
(一)
▲ ▲ ▲道路(Path)▲ ▲ 是人们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等等。
大多数人都认为,道路是城市最为突出的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轴的作用。
每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总能形成它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线。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北京串联起历史与地标建筑的中轴线……
成都的天府大道中轴线,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与当今的奋力发展中,不知不觉间已成为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南北走向,从北端的成都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经过天府广场向人民南路延伸,一路笔直直达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故又称“南延线”。
这条世界最长城市中轴线,也如一条横亘城市南北的成都文化轴、生态轴与科技轴。最北面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竹木苍翠,鸟语花香,一路南下,银杏、香樟罗列大道两侧,鲜花不断而灿如织锦;大道两侧,锦城湖、白鹭湾、环城湿地公园穿插其间,自然山水、景观农业、人工绿地让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态有机结合。
作为成都脊梁大道,成都中轴线上既有昨天的印记,又有今日的缩影。一路延展,立足成都大气磅礴的底色,也见证成都不停发展的步履。
(二)
▲ ▲ 边界(Edge)▲ ▲ 是一种线性元素,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天府绿道,在成都这个全球规划建设最长的绿道系统,利用水源、林盘等自然边界,融合一幕幕鲜活的场景,演绎城市之变,展示生活之美。
成都天府绿道上的江家艺苑
青龙湖湿地公园
成都平原河流纵横,土壤富饶,加之有利的气候条件,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的“天府之国”。位于成都平原的中心地带的成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河流穿城而过,西北方高山环绕,推窗即风光,无边景色以大开大合之势映入眼帘,形成成都最具特色的城市边界线。
锦江穿流城中,夜游其间,如在画中行。
兴隆湖畔上正在崛起的成都科学城,依水而建,边界之美自然天成。
晴空之下,抬头远眺,都市边界背靠远方绵延群山,美不胜收。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正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名片。
无论是人为还是自然,成都的边界之美,都展示出这个城市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城市风貌。
(三)
▲ ▲ 区域(District)▲ ▲是在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
2017年,成都提出东进的重大决策,决心打破城市圈层式发展格局,跨越龙泉山脉,城市格局由原来的“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推动成渝相向发展。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从系统谋划、战略明确到规划确定、统筹实施,从“东进”开启到成都东部新区出炉,已历时三年。如今的成都东部新区,生机无限,雏形渐显。
成都东部新区的建设坚持世界眼光与天府特色并重,传承发扬天府营城智慧和生活美学理念,塑造体现天府风范、山水风韵、时代风尚的城市特质。
东安湖生态公园效果图(东安十二景都是从与成都有关的诗句中取灵感,将充分彰显天府文化特色。)
从2018年11月开始,摄影师刘斌将镜头对准了这个位于三岔湖畔的山头。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见证、记录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标志性景点——丹景台“城市之眼”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2018.11.18
2018.11.23
2019.9.14
2019.11.14
2020.3.19
如今,丹景台已成为成都市民必去打卡的网红景点之一。
“当你登上‘城市之眼’远眺,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奥体公园等城市新地标尽收眼底,聚峰谷、宝仓湾、东来桃源等点位正加速建成,‘未来之城’正在加速腾飞!”刘斌兴奋地说。
2020.3.27
成都东进,正以全新的发展理念与设计美学,改写城市格局的千年之变。
(四)
▲ ▲节点(Node)▲ ▲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人们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
城市里的节点可大可小,最容易想到的节点莫过于汇聚人流的交通集散地。
在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进程里,在成都的空中走廊上,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完工,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全面完成。
夜晚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依旧灯火璀璨
近日,WoodsBagot伍兹贝格官微发布了由其负责设计的天府国际机场,T1、T2 国际航站楼及,GTC 地面交通中心的室内空间效果图。设计团队将成都特有的自然元素、休闲气质、美食文化融入机场空间,利用空间的体量变化及有效的动线设计,为机场旅客打造互联、多样的消费场景,提供更有参与感的机场体验。
跟着效果图,走近新机场设计中的自然山水、沉浸式川剧剧场等当地元素,感受未来。
T1 中庭全息影像水雾装置呈现成都自然山水
T2 中心区的互动金属网显示屏将沉浸式剧场的表现传统川剧
天府机场建成投用后,成都将形成“一市两场”的机场格局,打造城市文化与旅客体验并重的未来环球空港。
(五)
▲ ▲地标(Landmark)▲ ▲是另一类型的参照点,它们通常是一些简单易记的实物,如建筑、标识牌、商店或山峰。这些标识物被反反复复地用于识辨,最后用来构建人们的城市印象。
成都的地标建筑,从能体现千年少城历史的宽窄巷子、体现成都人生活哲学的人民公园、汇集都市潮流的春熙路步行街,到后来不断林立而起、代表摩登都市的IFS、太古里商圈、承载相对专业功能价值的城市音乐厅与金沙演艺综合体,展示了这个城市地标的细化,以及深入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设计巧思。
不同时期,不同方位的地标建筑,沉默却又坚定地与当地市民一起,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拓展与发展,创新与突破,在成都这个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都市里,上演着属于成都的故事。
成都传统地标之宽窄巷子
成都传统地标之人民公园
成都传统地标之春熙路
成都新地标之城市音乐厅
成都新地标之太古里、成都IFS
成都新地标之金沙演艺综合体
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物,不但给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方向感,还易于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不断扩展的地标,也彰显了成都人开放包容的气质,不断自我更新,吸收新知识,接驳新的时代精神。
每个意象元素类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种元素有规则地重叠、互补,存在于城市的每一处设计之中,最终形成了这个城市的印象。
成都,这里既有现代都市的快发展,又有休闲城市的慢生活;
既有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又有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
都内化于无处不在的城市设计中,
欢迎所有来此之人,
慢看、细品,徐徐入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