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定经济,自4月份降准以来,政策重点已转向财政政策和房地产领域。陆挺也认为,这种变化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下半年。7月初,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中国财政部可能考虑将2023年1.5万亿元专项债券的发行提前到今年。对此,谢运良告诉记者,下半年我国主要增量政策炒作一般包括增发建设债、增发专项债、增加今年专项债额度、提前使用明年专项债额度。
一般国债纳入赤字,由政府性基金偿还,而专项国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由政府性基金收入偿还。在债券筹集资金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一般国债投资自由范围广,特殊国债对项目收益要求较高,项目现金流将是还款来源的重要补充。目前,增发国债和专项国债的发行存在一定的制约。
谢云良解释说,今年一般国债确实有增发需求,但缺点是会增加财政赤字压力,构成发行阻力。历史上,特别国债每10年发行一次。例如,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分别发行了特别国债。中国刚刚发行了2020年专项债券,今年还将继续发行。将一个特定的工具标准化是不可能的。扩大特殊债券发行有两种方式。
一是增加今年的特别债券发行规模,二是提前使用明年的特别债券发行规模。如果要在今年发行,问题是今年的发行总额已经在两会上确定为3.65万亿元。到今年6月,ipo已基本完成,募集的资金将在8月底用完。今年下半年增加配额的先例是史无前例的。与此同时,3.65万亿元与去年、前年相比也不小。另外,如果你直接增加今年的限额,显然会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因此,各机构普遍认为,利用专项债务提前明年进入在各方面都是概率最大、阻力最小的选择。目前项目储备也非常充足,前期项目71000个。上半年发行的债务已支持4万个项目,总规模2.4万亿元。在程序上,由财政部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方案,而且,当明年中国经济真正进入复苏阶段时,发行债券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这可能更有利于经济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