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舒尔茨早年创业时,就意在创办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试图找到“盈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微妙平衡。他的这个愿望缘于童年时的经历,这些经历赋予了他同情心、同理心以及对世人的尊重之心。这样的价值观,再加上坚强的决心,指引了霍华德的人生旅程——从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到筹资开办第一家咖啡馆,再到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霍华德执掌星巴克近五十年。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了公司在社会中的角色。中国是星巴克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市场。身为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我有幸与他共事多年,获益良多。 星巴克于1999年进入中国大陆。因为中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国家,所以当时很少有人看好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然而,星巴克从最初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的1家门店,发展成为现在遍布中国大陆190个城市的4500多家门店。我们的咖啡品质上乘,门店设计精良,运营井井有条,我为之无比自豪;而更令我自豪的是公司的“根基”,亦即我们的使命、价值观和指导原则。我们的“根基”与经营策略同等重要,而其源头正是霍华德创业初心的精髓: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绩效。 我于2000年入职星巴克,现已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但我与星巴克的渊源更为久远。我还记得1983年来到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派克市场的第一家星巴克门店的情景,那时我12岁。当时我住在华盛顿州的一个小镇上。多年来,我在那里上学,同时帮母亲打理一家中餐馆。那时,父亲工作、生活在香港。我是在香港出生的。大学毕业以后,我就立刻回到了香港,在那边生活,并开始工作。 过去十年的职场生涯,我一直是星巴克中国大家庭的一员。霍华德也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担任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期间,他每年都数次来华,探望中国的伙伴(伙伴是星巴克对员工的称谓)。中国伙伴对咖啡的热情和精湛的手艺,屡屡令霍华德赞叹不已。到访门店期间,他总是尽量多地与伙伴们接触、交流。 霍华德到访中国的行程中,我最难忘的一次是在2017年4月,地点是北京“798艺术区”的星巴克门店。在那里,霍华德和我与数位伙伴以及他们的父母喝着咖啡进行座谈,其乐融融。这些伙伴的父母,很多都是远道而来,为的是见一见儿女公司的当家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同样身为人父的霍华德与伙伴的父母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们对儿女怀着同样的爱、希望和关心。霍华德将这件事写进了这本书里,因为他感动于中国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这种情感共鸣也再次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远多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家庭、社群、同情心、爱,这都是普世的价值观,也是星巴克的价值观。 在星巴克的每一天,我与团队都努力以符合中国实情和尊重中国文化的方式践行这种价值观。我们的伙伴中有一大半工作地远离家乡,因此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住房补贴,而且,只要在他们家乡或家乡附近开了门店,他们就会得到调过去的机会。我们的咖啡师和门店经理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很多伙伴都将星巴克视作第二个家。 着眼于家庭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还创办了“伙伴家人论坛”。论坛在多个城市举办,很多伙伴的父母远道赶来参加。我们热情地接待伙伴们的父母,向他们介绍星巴克的情况,与他们分享我们对咖啡的热情,并表达决心一定照顾好他们的儿女。伙伴们的父母也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孩子,并且在孩子工作生活的城市转一转,看一看。 几年前,我们通过伙伴民调发现,伙伴们最关心的事是如何照料日益年迈的父母。于是,星巴克中国于2018年又推出一项创新之举,为伙伴的父母购买重疾险。项目推出以来,我们已为近32000位父母购买了重疾险。这是一项在行业内领先的举措。我们的初衷之一是抛砖引玉,启发更多的公司,这样就能惠及更多家庭。果然,之后不久,很多公司也都出台了类似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