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内陆地区的太原娄烦县进行了一年的机构改革,引发了民众的广泛讨论。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节省财政经费3410万元,运转经费990万元,但是在人口仅有9万的县城中,仍然需要养活近3000名财政工资人员,难以实现机构改革的目标。
娄烦县的人口从2009年开始持续下降,从当时的11.7万降至现在的8.9万。实际常住人口可能还不到8.9万,因为不少年轻人已经外出到太原市或其他城市谋生。这样的人口数据意味着,娄烦县仍需要供养近3000名财政工资人员,每30个居民供养一名公职人员的压力依然很大。
在2022年8月起,娄烦县进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机构改革,削减了341名公职人员,主要涉及事业编的精简。党政机构数量从35个减少至22个,县直机关从9个减为6个,政府部门由26个减至16个。此次改革一年的成效很显著,节省了办公经费3410万元,运行经费990万元,并腾出了3.9万平方米的办公楼。
然而,仔细算一下,事业单位从133个减至104个,而整个党政公务部门总共只有22个。这些事业单位是否还可以进一步减少一半以上?事业单位并不承担工务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否有必要在一个仅有9万人口的小县留下上百个事业单位呢?
整体人员减少比例仅有10%,意味着9万居民仍然需要供养3000名财政工资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外流后,当地经济相对不发达,税收较少,财政收支仍然存在缺口,压力依然很大。
对于被精简的341名人员,实际上并不是解除劳动合同,他们仍然需要财政长期供养。部分人员采取编制下沉,补充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中,解聘临时工;剩余部分通过“退三进一”方式逐步消化,在编制固定后,每退休三人再增加一人。
合并机构的变化看似节约了经费,但可能只是折中之策。只要行政级别存在,行政机关和审批级别就会保持,无法实现数量的有效降低。彻底解决问题的建议可能是将这些小县撤并成市辖区,或将两个或多个小县合并为一个大县,彻底进行机构合并才是出路。
在行政规划变革中,一些地区采取逆向操作,撤并街道办事处,多个合并为一个镇。虽然提升了级别,但减少了基层岗位,如黑龙江伊春市将多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合并为两个镇。如果仅仅合并,无法彻底解决编制问题,降低行政级别可能才是解决之道。
全国政协常委李冬玉曾提出优化县级行政区划,先行合并试点,减少行政资源浪费。人口规模小、经济欠发达的县人口流失严重,合并成市辖区或几个街道办事处可能才能解决问题。
娄烦县的机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持续探索合适的解决之道。只有采取更彻底的机构合并或设区,才能彻底解决编制问题,减轻财政压力,更好地服务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