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躺平”。
所谓“躺平”,就是指一些年轻人放弃了对事业、家庭、社会的追求和期待,选择了一种低欲望、低消费、低压力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再为了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而奋斗,也不再为了升职、加薪、出名而努力,而是安于现状,享受自己的空闲时间和个人爱好。
这种现象在网上被称为“躺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观的逃避,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呢?他们是怎样发现并面对社会的残酷现实的呢?
01年轻人发现了什么
在当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这些机遇和挑战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平衡。
根据2022年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1万元,城乡收入差距达到2.6倍。
同时,中国房价也呈现出高涨不止的态势,2022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超过了10万元/平方米。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除此之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
据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20万,而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仅为730万,也就是说有近四成的考生无法进入高等教育。
而在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差异和就业歧视。
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一本”与“二本”、“三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在就业市场上,也存在着对学历、地域、性别等方面的歧视和偏见。
根据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报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2%,而其中大学生失业率为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也明确或暗示地提出了对应聘者的学历、户籍、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无法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
因此,年轻人“躺平”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发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他们感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他们失去了对社会的信任和期待。
02失衡
在一个公平正义、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社会中,年轻人应该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应该享受到充分的教育、就业、创业等机会和资源,他们应该被鼓励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然而,在现实中,年轻人却往往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和不尊重。
比如,在教育领域,他们要面对高昂的学费、严苛的考试、僵化的体制等问题;在就业领域,他们要面对低廉的工资、长时间的加班、恶劣的环境等问题;
在创业领域,他们要面对缺乏资金、缺乏政策、缺乏市场等问题;在社会领域,他们要面对歧视、偏见、压迫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剥夺了年轻人的机会和资源,也削弱了年轻人的信心和尊严。因此,一些年轻人选择逃避现实,拒绝参与,降低期待,以此来减少痛苦和失望。
03“躺平”的潜在危险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年轻人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和创新源泉,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等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年轻人普遍选择“躺平”,那么社会就会失去一部分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会受到阻碍。
在经济领域,如果年轻人不再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那么消费市场就会萎缩,经济增长就会放缓;
在科技领域,如果年轻人不再追求更高的知识和更好的技术创新,那么科技水平就会停滞,科技竞争就会落后;
在文化领域,如果年轻人不再追求更高的审美和更好的文化创造,那么文化多样性就会减少,文化软实力就会下降。
因此,一些年轻人选择“躺平”,不仅对他们自己有害,也对社会有害。
04结语
总之,“躺平”是一种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现象,它既有直接的经济压力作为原因,也有深层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作为背景。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年轻人自身的发展和幸福,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或者同情“躺平族”,而应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应该改善年轻人的经济状况,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完善年轻人的社会环境,增加他们的机会资源和权利保障;
我们应该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年轻人重新站起来,让社会重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