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称谓的由来,身边的真实“父母官”有几位?
保护遗址的地方官员通常被称为 “父母官”,意思是他们像父母一样照顾责任区内的百姓。父母官 “一词并非官方称谓,而是一种自发的民间传统,始于汉代,当时南阳郡的百姓歌颂两位伟大的守护者,一位是西汉时期的赵信臣,另一位是东汉时期的杜诗。
邵信臣做官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百姓富裕起来!于是,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常年住在乡下,很少回家。恐怕只有大禹能与他相比。信臣不仅有宏大的情怀和奉献精神,还有很高的办事能力。在以粮食为主要资源的农业社会,节水是挽救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
邵信臣勘察了南阳县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和池塘,编制了详细的水利工程规划。一个地方公务员能担任水利工程师,实属不易。在他的规划下,他组织修建了十多座水闸和水坝,其中最著名的是 “六门坝 “和 “贾鲁陂”。
柳门堰实际上是一个大水库,一旦筑坝,不仅可以减缓汉江二级支流的漩涡,还可以将水门河的水分配过来,在水门河旁形成 29 个水塘,形成 “长藤结瓜 “式的灌溉系统。而 “钳鹿陂 “工程则更为惊人,它可以灌溉 10000 公顷良田。你甚至无法想象,这两项工程造福人类约 1700 年,直到明末清初才被彻底废除!
南阳邵新地区的一项水利工程灌溉了 3 万公顷农田!这样一项具有历史价值的工程是由一个地方官员实施的,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跨越了朝代和时空;如果中国到处都是这样的官员,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南阳地区有这么好的水利工程,丰收是必然的,所以老百姓家家富裕,户户储粮。民生有了保障,邵信臣还坚决推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倡导厉行节约之风,连婚丧嫁娶都要厉行节约,明令禁止奢靡之风。他对不贞之子、不贞之女严加管束。结果,南阳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犯罪率急剧下降。
南阳郡的百姓非常爱戴邵信臣的为官行为,以至于后来老百姓给了他一个尊称:邵父!您是我们百姓的父亲!汉成帝时,下令在邵信臣的墓前修建陵墓,并要求官员每年向他捐献 2000 石。
杜诗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官员。他曾任监察御史,直接斩杀了危害百姓的大将军萧广。后奉命焚烧忠将杨仪的船只,杨仪不惜背叛,他趁乱率领突骑斩杀了杨仪。他勇敢果断,有勇有谋,为人正直。
起初,杜诗因为才华和功劳而坐在光武帝身边,但杜诗做出了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上书光武帝,要求将自己贬到地方任职,说自己没有功劳,不配住在京城。光武帝喜欢他的才华,多次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在他的请求下,杜诗被 “发配 “到南阳任知府。
杜预任南阳太守时,清正廉洁,尊重民风,打击权贵和暴君。最重要的是,杜诗体恤民劳,想方设法减少赋役。为此,他卷起袖子,像邵信臣一样成为一名 “工程师”。他发明了两项发明:鼓风机,大大提高了炼铁的效率;渡槽,为水利灌溉插上了翅膀。
炼铁需要炉中的高温火,而向炉中吹气过去需要人力或畜力,效率很低。杜诗的水力鼓风机技术含量很高,他设计了一种叫做 “犁头(gōubèi)”的装置,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柱塞,水带动柱塞来回推动风囊,效率提高了三倍。
水渠是一种将水从低处输送到高处的机械结构。它虽然漫长而复杂,但其效率却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沿用了近 2000 年,直到解放后的 20 世纪 70 年代!正如杜诗所言:”修水库,筑池塘,扩田拓地”。好的水利工程让百姓富裕,让家庭兴旺。毫不夸张地说,在农业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简直就是神话。
南阳人把杜诗奉为 “杜母”,因为他的前面有一个 “邵父”。邵信臣就像父亲,引导我们勤劳致富;杜诗就像母亲,怜惜我们,尽心尽力地为人们的辛勤劳动排忧解难!你们就是南阳人民的 “父母”!
曾经有一个小品,男主角有这样一句台词: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辛弃疾和杜诗虽然相差百年,但也是因为内心有对人民的热爱和生活实践,你敬百姓如子,百姓才会敬你如母如父。”父母官”,不是哪个皇帝,其实是皇帝,红不过几代人,只是老百姓的 “口口相传”,千百年来,越老越金贵,甚至逐渐演变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今天的一些 “父母官 “们,比较一下,是不是和你们这两个被称为杜的人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