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之一,一直在寻求平衡和权衡各种复杂的利益。其中,银行的存量与增量资源配置一直是引发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论涉及到银行的发展和资源分配政策,同时也涉及到既得利益集团与新兴力量之间的竞争。
在过去,特别是在银行业存款业务竞争激烈的年代,存量与增量资源的分配问题引发了广泛的争论。银行业的存量与增量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场关于完成业务指标与推动业务发展的较量,同时也是现有业务利益群体与新兴部门之间的竞争。
一位银行行长,我们称之为凌晓,曾亲历一次激烈的争论,这发生在他担任京北分行下属一支行长时。当时,京北分行的规模相对较小,仅有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存款规模,其中钟楼支行和鼓楼支行各自拥有30多亿元的存款,占分行总规模的30%以上。
京北分行的高层领导召集了部门总经理和支行长们开会,以讨论来年的考核政策和资源配置政策。虽然在讨论计划指标分配时各支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但并没有引发激烈争论。一旦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方案公之于众,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争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分行领导的意图是加快发展,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资源配置政策,即存量与增量的比例为4:6,更多的资源应该配置给新的存款增量,以促进存款的增长。钟楼支行行长高战率先提出了激烈的反对。钟楼支行是分行中存款规模最大的支行,因此备受分行领导器重。高战认为,存款增量同样重要,而存款存量也不能被忽视。他坚决主张资源配置时存量应该占6,增量占4。高战的情绪激动,甚至拍了桌子以示坚决。
高战话音未落,鼓楼支行行长郭阳也站了出来,继续争辩。鼓楼支行是分行历史最悠久的支行之一,存款规模居分行第二。郭阳认为,分行的发展不能忘记老支行的存款贡献,要尊重过去。他强调,在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中,存量与增量的资源比例应该是6:4。
分行长面对这两位支行长的强烈反对感到无奈,分行副行长们各持己见,局势陷入僵局。将行长不得不点名要求各支行行长明确自己的立场。
局面并未尽如人意。中等规模的支行长保持沉默,小规模的支行长不敢发表意见,因为在分行内,公开反对或支持将行长可能会遭到高战和郭阳的指责。这种现象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在当时却是常态。
最终,将行长找到了东大街支行的凌晓,他支持分行的资源配置政策,因为东大街支行的存款规模较小,是新支行,而他在支行内鼓励快速发展,因此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是存量占4,增量占6。凌晓建议,存量与增量的资源配置比例应该是4.5:5.5。
将行长接受了凌晓的建议,最终决定采用存量与增量4.5:5.5的比例。尽管钟楼支行的高战和鼓楼支行的郭阳并不满意,但他们只好接受这一决定。
这次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政策。实际上,资源配置政策是银行内部市场竞争和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既得利益群体与新兴力量之间的竞争方式。在银行内部,一些人将资源配置政策视为员工绩效的关键,同时也作为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
每家银行的政策逻辑和措施都不同,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也各异。在这方面,银行行长一直没有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存量与增量资源的分配争论涉及到了既得利益集团和新兴部门的竞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行长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一般来说,在业务指标完成较为紧张时,更注重增量。而在业务指标相对轻松完成时,更侧重存量。每位分行长的选择会因其理念和发展阶段而异。不同的资源配置政策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最终的目标是确保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增长。在这个权衡过程中,行长的领导和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明智的资源配置,银行才能保持稳健的发展。这场争论也揭示了银行业内部的复杂性和竞争激烈性,以及如何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