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财富管理回归第三方 小牛新财富率先转型

发稿时间:2016-08-29 12:06:06 来源:财经界


一系列的监管政策正在重塑财富管理行业的格局。

2015年11月以前,受托管理人身份被视为财富管理机构实力的象征。包括诺亚、恒天、宜信等第三方理财机构纷纷通过旗下子公司获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自主发行产品,进行资产管理。

这种模式一方面能保证机构有稳定的产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因此广受财富管理机构的青睐。一时间,销售“自产PE”成为众多财富管理机构最为重要的业务,甚至有分析人士提出,单纯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将退出历史舞台,行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转变,即从简单地‘搬运’信托类产品,转化为主动的受托管理人。

如果没有去年年末针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一系列监管政策紧锣密鼓的推出,这种自产自销、“去第三方化”的模式或许会被视为财富管理机构的一个发展方向。
但显然风向变了。

财富管理回归第三方理财

自去年11月以来,针对私募监管,证券基金业协会着力搭建一套“7+2”的自律规则体系。除了已经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未来还将陆续出台《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管理办法》、《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私募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私募基金外包服务业务管理办法》、《基金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规则。

日趋严厉的私募监管也在改变着财富管理机构预设的发展轨迹。“小牛新财富早在今年年初就确定了独立第三方理财的定位。”小牛新财富总裁毛锋对记者说。

毛锋表示,虽然近几年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迅速,但第三方理财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占据整个财富管理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台湾、香港等地到占30%左右,而在中国大陆,占比还不到5%。“国内第三方财富管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市场很大。”

在来小牛之前,毛锋在花旗银行担任消费金融业务销售及分支行业务中国区总监,对国内外中高端财富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毛锋看来,自主发行产品不利于保持第三方的“独立性”,很容易以产品为导向,受到客户的质疑,而且自主发行是在与供应商做竞争,这并不是自己的优势。

“小牛的强项在于对金融投资产品和基金经理的筛选,我们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健康、多元化、全球化的金融服务,打造以全球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平台。”毛锋认为,全球资产配置将会成为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突破口,谁能率先突破,谁将占领市场。

“资产荒”倒逼全球资产配置

国内的财富管理虽然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但在海外资产配置上只是刚刚起步。一组数据显示,在美国家庭,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占到20% 以上,在韩国和日本,家庭海外金融资产的比例也在10%、15%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约为4%-5% 左右。即便是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也不高。

“从经济周期和产品回报率的角度考虑,国内投资者应该从十年前就要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毛锋认为,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产品回报率的问题,而实际上这几年国内资产配置的投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世界银行曾经做过中国非金融企业产业的回报率,当时是17.8%左右,而从去年开始,大概在10%多一点点,如果再把不动产领域去掉,可贸易品的领域回报率可能就是7%-8%左右。“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国内的投资回报率都在下降。有人对2015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做了一个分析,美国的企业年ROE是15%左右,而中国大约在11%。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资产荒、经济下行、人民币汇率波动都在倒逼财富管理机构和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记者注意到,一些实力较强的专业财富管理公司在今年年初纷纷将全球资产配置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宜信CEO唐宁提出,财富管理下一个10年是资产配置全球化的10年,资产配置、资产布局、投资环境都将全球化,全球资产配置将成为高收入群体的理财新趋势。

与此同时,诺亚、钜派也在加快全球资产配置的步伐。诺亚财富集团总裁林国沣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度变革的时代,全球性事件、黑天鹅事件会更加频繁地发生,通过全球化资产的配置来对冲风险变得越来越重要。钜派投资总裁李良透露,近年来将海外布局作为发展的重点,比如布局香港市场、引进瑞士宝盛银行作为投资方等等,加速钜派的全球化发展步伐。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