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直接获取优惠与使用积分卡,是中国与日本这两个社会里两个完全不同的商业习惯。中国通过大量互联网补贴黏住了用户,日本的大公司们仍然在通过商业联盟瓜分消费者。
我有一把积分卡。你呢? (图说:日本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有一大把积分卡的日子——不仅如此,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积分卡还会联合不同公司与品牌推出各类不同设计。图片来源| 各积分卡官网) 但这句话对如今在中国生活的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个笑话。你可能已经适应了带一支手机就出门的日子——唯一的意外,可能就是在支付瞬间手机自动关机带来的尴尬与抓狂。至于积分——更多人可能已经习惯了商家直接补贴让利,那种遥远的做法早已让人失去了耐心。 但是在日本,很多人的兜里却还是有一大堆积分卡。积分,已经让电商与实体商店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 在中国,带折扣的移动支付是很多商家争夺的入口。在日本,这个入口是“积分卡”。 为什么会有一把积分卡? 日本特色的“商业联盟共同繁荣” 起源 从历史上来看,“积分”这个概念在日本最早起源于1960年代初期。当时,日本一家名为丸善商店的公司办了一个商业协会,为了让加盟企业共同繁荣,该协会发行了一种加盟企业通用的“Maruemu”券。顾客每消费100日元即可获得一张“Maruemu”券,这个券也可以在任意一家加盟企业使用。 纸质券 聪明的经营者一眼就看到了这种券背后的商机。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考虑到事业将来的发展,联合三井物产、三得利、朝日啤酒等大公司成立了“Green Stamp”公司,统一发行和管理兑换券的相关生意。 积分卡 到1990年代,积分卡开始普及起来,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券。商家用会员证、专门的积分卡等记录顾客的积分存储和使用情况,消费者也只需带上相应的积分卡,省去了携带纸质券的麻烦。 手机端 如今,日本也有不少商家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但遗憾的是,它们大多要登记繁复的用户信息与验证步骤,而且,经常自动注销、反复询问密码、不打通商品信息、消费与积分系统等体验也让很多顾客抓狂不已。 最终,各家为了黏住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忠实顾客,纷纷推出自己专用的积分卡。在此基础上,又将积分卡又设计出不同变种——一种是即时使用型,比如日本当下流行的T Point,在积分发行后一年内随时可以使用,并且没有使用额度下限。另一种则是储蓄型积分卡,比如航空服务业的里程积分,需要储蓄一定的里程数后才能享受积分服务。 积分与里程本质是可以兑换自家商品,通过消费返还给顾客。也有把积分折算成货币直接扣除,这样等于进一步增加了积分自由度。 积分卡也有升级版——信用积分卡,它能自动加上对应的积分点数,既绑定了用户的消费,还可以获得更多用户消费信息。 一份来自日本数据分析公司CCC Marketing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日本,平均每人持有约21枚积分卡、信用卡、预付充值卡等各类具有支付功能的卡,平时钱包里也会带着不下10张这类卡。 带上积分卡去店铺已经成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惯,约2/3的积分卡持有者表示自己每次都会带上积分卡前去店铺里购物。另一份来自日本信用卡公司JCB的调查显示,日本人使用信用卡最主要的理由是信用卡“积累积分比较方便”。 为什么它会成为大家争夺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