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萧莹
Q1:神州数字在美国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萧莹:我们可以算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先驱,神州数字在金融科技领域也是走的比较远的企业,我们的移动支付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2017年我们是唯一一家申请美国银行牌照成功的企业,这也是美国监管方面对我们支付技术的一种认可。我们知道美国的金融监管比较严格,尤其是隐私保护方面。我们花了三年时间通过各种考核,我们手中握着很多团队专利,以及长期从事支付技术和行业创新的经验,都是金融安全方面的强力保障。 基于我们之前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虽然踩过不少坑,但我们的线上银行已经在今年春节之后开始试营业。我们的优势在于和客户群体在文化、思维方面比较接近,用中国化思维解决中外差异问题,加上互联网方式的服务,我们用这两大优势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提供服务。技术层面上我们也能给当地带来很多不一样的科技,因为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绝对是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又是在这个领域发展的比较早的技术企业。现在美国很多银行在互联网化、数字化上和中国同业差得很远,因此我们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好。 Q2:您怎么看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怎样在三四线城市落地? 萧莹:有人的地方就有金融需求,普惠金融是没有边界的。传统金融主要是银行服务,受地理限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多,也有监管能力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依托今天的金融科技已经是可以实现的。至于三四线城市落地问题,需要突破的最大难点在于我们不能再保持传统金融的“二八原则”,既80%的银行服务只为20%的客户服务,剩下80%的客户只能享受到20%的服务。如果我们去掉一二三四线城市这个思维局限,去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就会发现普惠金融的本质就是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怎样让金融服务触达更多有需求的客户。 未来的普惠金融甚至不一定需要银行来提供服务,它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来提供服务,我们看到很多能触达客户的APP都叠加了金融功能。甚至未来这些功能可能都不再被当做是金融服务,更多的是一种附加功能。 Q3:现在我们看到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间有很多竞争现象,未来这种竞争会持续,还是会变成一种相互赋能的状态? 萧莹:互联网模式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广泛存在于很多领域。我觉得冲击是一件好事,对双方都有促进作用。未来产业发展升级到一定阶段,肯定是大家各自有各自擅长的细分领域。最初我们国家在规划银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工、农、建、商这些区分?这是一种规划,希望不同机构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做精细化。我相信未来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有的平衡迟早会被打破,大家就会回归到自己最擅长的那一块儿业务。如果金融机构都是按照各自最擅长领域来区分,比如光大银行在民生缴费这部分做到了国内领先,那未来其他机构都会在缴费领域与它合作,它也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选择与其他机构合作,这样就不存在竞争关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