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对于中国电商是一个转折年,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势和三重转变”。流量见顶和资本寒冬成为互联网人的口头禅,反映出行业的最真实状态,在此形势下,在企业、产业和市场层面清晰的投射出三种转变。企业层面,运营重点从“货”转向“人”,社交、社群、社区成为重点抢夺的用户场景;产业层面,互联网改造从营销端沿产业链向后延伸,考验生产端和供应链的降本提效能力;市场层面,下沉市场成为各方争抢的一块大蛋糕。正如张瑞敏所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同时完成“三重转变”的企业不多,顺联动力是这其中提前卡位的佼佼者。 一.在发展节奏上抓住三个关键时间点 下沉市场是一个新概念,但并不是一个新市场。当下所言的下沉市场更准确的说是指一、二线城市以外的互联网市场,包括电子商务、知识付费、影音游戏、娱乐出行等。在深入下沉市场过程中,顺联动力在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均实现了战略卡位,表现出极佳节奏。 1.入局下沉市场 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对下沉市场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彼时,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三家巨头相继宣布农村战略,同时,商务部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站体系。一方面,经过几年全力建设,形成了完善的下沉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另一方面,之后两年巨头的“折戟”,为专注下沉市场的创新型平台留下了发展空间。 顺联动力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线运营,同年较早上线的还有拼多多和云集。 2.实现爆发增长 2017年,《战狼2》的票房神话让市场惊叹“小镇青年”消费力。《战狼2》56.83亿的票房中,50%以上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影院,“小镇青年”让各界看到一个充满机遇的下沉市场。而顺联动力经过两年对下沉市场的深耕,在2017年实现用户数量从1000万到7000万的暴增,成为国内发展势头最猛的社交电商平台之一,这也奠定了顺联动力在下沉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与后进者拉开距离。 3.完成行业卡位 2018年,酝酿了4年的互联网下沉市场迎来爆发,拼多多、趣头条成功上市,与快手、水滴筹并称“下沉市场四小龙”,而电子商务作为其中最大的赛道,已经成为各方在战略层面的必争之地。顺联动力是少数具备先发优势的平台,此时已完成用户积累、供应链升级和商业模式打磨,2018年双十一当天成交总额GMV达到29.77亿元,成为下沉市场中的准独角兽,完成行业卡位。 截至目前,顺联动力平台已汇集2000多家合作厂商、80万款以上的在线商品和300万SKU,并拥有1000万店主和8500万用户,在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上均能跻身第一梯队。 二.在重点区域抓住流动的下沉市场用户 1.不可忽视的流动人口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3月,下沉市场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6亿,并且人均使用时长和用户增长速度均领先一、二线城市用户,预计2020年将逼近7亿,达到1/2中国总人口。但在统计中,下沉市场用户指的是三线以下城市移动互联用户,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未被列入其中,即规模为2.44亿的流动人口。 图1. 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及人均使用时长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根据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新生代流动人口(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群流动人口的主体,占比超过50%,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和60%。此外,流动人口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其中珠三角流动人口中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仅为16.42%。这一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之下,二是身处一二线城市容易接触新的商业模式,三是受限于教育程度关注产品多于品牌,是典型的下沉市场用户。 |